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姑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之,女以妄聽之奚。」姑且隨便說說,指不合情理或沒有根據的詞。《歧路燈》第九九回:「此不過姑妄之,卦姑、媒婆所傳,豈可深信?」
務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去陳舊的詞,必求創新。唐.韓愈〈與李翊書〉:「惟陳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行相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相違背。如:「他是個行相悖的人,大家都不信任他。」
良藥苦口,忠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能治病的藥多苦口難嚥,有益於人的諫多令人不悅。《喻世明》卷三九:「若汪革早聽其,豈有今日?正是:『良藥苦口,忠逆耳。有智婦人,賽過男子。』」
食不,寢不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飯睡覺時不要多說話。語本《論語.鄉黨》:「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禮、辱罵人的話。《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仲由傳》:「自吾得由,惡不聞於耳。」《三國演義》第一八回:「雲長知此人有忠義之氣,更不以惡相加,亦不出戰。」
之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說的話自有道理。明.無名氏《金雀記》第一○齣:「還是左兄之有理,極是曲體人情。」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八齣:「眾卿之有理,再上酒來。」也作「之成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直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然矢之道蓋闕,庸器之制久淪,所以箴銘異用,罕施於代。」
2.誓詞。《書經.盤庚》:「盤庚遷于殷,民不適有居,率籲眾慼,出矢。」
3.立誓。如:「大家一致矢為國盡忠。」
必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說話得體且切中要點。《論語.先進》:「夫人不必有中。」《周書.卷五.武帝紀》:「世宗每歎曰:『夫人不必有中。』」
折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一句話就能斷定訟獄。語本《論語.顏淵》:「片可以折獄,其由也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