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大戴禮記.五帝德》:「吾欲以語取人,於予邪改之。」《三國演義》第一一回:「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豁達,心中大喜。」
知無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知道的全部說出來。如:「你想知道什麼儘管問,我知無不。」
伊索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古代歐洲一種諷刺文學,寓人生哲學於小故事中。相傳為希臘人伊索所作,結集遠古以來流行的傳說,加以修正而成,後人續有增加。故事敘述簡潔,每含有道德教訓,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淺意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淺近,意義深遠。如:「先生的話一向淺意深,發人省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指共通的標準語。《論語.述而》:「子所雅,詩、書、執禮,皆雅也。」
2.正。《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
極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正直的辭極力勸諫。《漢書.卷九.元帝紀》:「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極諫之士,朕將親覽焉。」宋.陸九淵〈孝文大功數十論〉:「蓋文帝以直極諫求人。」
幣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禮豐厚,說話動聽。指別有所圖。《左傳.僖公十年》:「冬,秦伯使泠至報問,且召三子。郤芮曰:『幣重而甘,誘我也。』」也作「幣厚甘」。
不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藻華美的辭、文章,內容往往不真實。《老子》第六八章:「信不美,美不信。」清.劉熙載〈藝概賦概〉:「若美不信,玩物喪志,其賦亦不可已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的話,多用於毀謗他人。《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止於知者。」《三國演義》第二回:「張讓、段珪等流於外,公鴆殺董后,欲謀大事。」
鸚鵡能,不離飛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很難改變他原始的身分。《禮記.曲禮上》:「鸚鵡能,不離飛鳥;猩猩能,不離禽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