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禪師啟發弟子開悟的方法。或用棒打,或大聲一喝,或棒喝交施,使弟子於當下開悟。《續傳燈錄.卷二五.東京淨因蹣菴.繼成禪師》:「茫茫盡是覓佛漢,舉世難尋閑道人;棒喝交馳成藥忌,了忘藥忌未天真。」《龍舒增廣淨土文.卷一一.承相鄭淸之勸修淨土文》:「人能屏除萬慮,一意西方,則不施棒喝而悟圓頓機。」
住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僧職。唐代禪宗興盛後始設置,為寺院的領導,總管僧事的職務。後來道觀亦採用此制。《景德傳燈錄.卷六.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谿以來,多居律寺,雖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貧道乃白姑姑是也!從幼年間便捨俗出家,在這清安觀裡,做著個住持。」
白玉無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白玉上毫無瑕疵。比喻人或事毫無缺點,十全十美。《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汝州風穴延沼禪師》:「白玉無瑕,卞和刖足。」《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七.犀珮記.勢逼改嫁》:「我是個白玉無瑕,怎肯使蠅相累。」也作「白璧無瑕」。
當頭一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當頭棒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僧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早年跟從黃檗希運禪師出家,曾經三次向黃檗請教說:「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結果三次都遭到棒打,於是認為「自恨障緣,不得深旨」,而向黃檗告辭,黃檗就指點他到高安灘頭請教大愚禪師。臨濟見到大愚後就告訴他三次發問三次被打的經過,並且問:「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大愚就說:「黃檗只是好心的想幫你領悟佛法大意,你怎麼反而在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創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喝」的施用是臨濟自創的,他開悟後回到黃檗...
花攢錦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五彩繽紛、繁華美麗的樣子。另外在《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中,也可見到「攢花簇錦」這樣的詞形,意思同樣是形容花朵錦繡聚集在一起,豔麗華美的景象。出現「花團錦簇」的書證如《西遊記》第九四回:「只見那三宮皇后,六院嬪妃,引領著公主,都在昭陽宮談笑。真個是花團錦簇!」在這裡「花團錦簇」是形容人的衣飾華美之外,亦可用來形容文章的辭藻華麗,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
婆心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聽從趙普三次勸諫而執意用兵,以致失敗的悔恨之心。  「婆心」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一二.鎮州臨濟義玄禪師》。臨濟宗的祖師臨濟義玄禪師,在他追隨黃檗習禪的時候,也被黃檗棒打三次。當時他在黃檗身邊習禪許久,一天,首座和尚睦州勉勵他去參問師父,但他不知道要問什麼,和尚就建議他可以問:「如何是祖師西來的意。」臨濟就跑去問師父,但黃檗沒有回答,反而把他打了一頓。臨濟連續問了三次,就被打三次。他覺得自己很笨,沒有辦法了解師父的意思,想要離開。首座和尚來找黃檗,希望黃檗能開示臨濟。臨濟來向黃檗告辭時,黃檗要他去見大愚和尚。臨濟見到大愚和尚,大愚和尚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他說:「我從黃檗處來。」大愚和尚問...
柳綠花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春天花木茂盛,景色美好。《五燈會元.卷八.酒仙遇賢禪師》:「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也作「花紅柳綠」。
遊戲三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稱修行者達到自在無罣礙,且心念純淨無染的境界。《景德傳燈錄.卷八.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後扣大寂之室,頓然忘筌,得遊戲三昧。」
星移斗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辰移動。見「物換星移」條。01.《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日往月來,星移斗換,不覺又十載有餘。」
面面相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面面相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覷」是看的意思。面面相覷,就是你看我,我看你,大家相視無言,不知所措。《續傳燈錄》卷六提到有人問海鵬禪師:「怎樣算是大惑不解的人?」禪師回答說:「就是在佛說法的場合中,面面相覷的人。」這裡的「面面相覷」本是相互地看,卻不知所云的意思;後世用來形容驚懼或詫異而不知所措的樣子。亦作「面面相窺」、「面面廝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