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27 ms
共 23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伯道無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道,晉朝鄧攸的字。鄧攸為河東太守時,因避石勒兵亂,帶著自己的兒子及侄子逃難。途中數次遇到賊兵,鄧攸因不能兩全,乃丟棄兒子保全侄兒,以致沒有後嗣。見《晉書.卷九○.良吏傳.鄧攸傳》。後以伯道無兒比喻人沒有子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太傅重鄧僕射,常言『天地無知,使伯道無兒。』」也作「伯道之憂」。
|
坐而論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大臣隨侍帝王講論政事。《周禮.冬官.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抱朴子.內篇.明本》:「又坐而論道,謂之三公。國之有道,貧賤者恥焉。」後指空談大道理而不實踐。《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帶白,坐而論道者,又充路盈寢,黃幄玉階之內,飽其尺牘矣。」
|
聞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求知識學問。唐.韓愈〈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
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走在道路上。《詩經.小雅.采微》:「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2.道路。《詩經.大雅.綿》:「肆不殄厥慍,亦不損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
3.實踐道德、正義。如:「替天行道」、「立身行道」。
4.往來、走動。《儒林外史》第七回:「晚生數十年以來,並不在江湖上行道,總在王爺府和諸部院大老爺衙門交往。」也作「行踏」。
5.作法事。《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懋傳》:「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
|
羊腸小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狹窄曲折的小路。《老殘遊記》第八回:「這路雖非羊腸小道,然忽而上高,忽而下低,石頭路徑,冰雪一凍,異常的滑。」也稱為「羊腸小徑」。
|
求道於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盲人問路。比喻向無知的人請教。唐.韓愈〈答陳生書〉:「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也作「問道於盲」。
|
道德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學生明辨善惡及知善行善的教育。強調遵守道德規範和良好習慣(美德)的養成。
|
道爾敦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爾敦計畫(Dalton Plan)目錄1 道爾敦計畫的源起2 道爾敦計畫的實施方式3 道爾敦計畫的特色歸納如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道爾敦計畫的源起道爾...
|
夾道歡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在道路兩旁熱烈的迎接。如:「為了爭睹國際巨星的丰采,影迷們熱烈的夾道歡迎。」
|
道德與法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與法律包括「道德」和「法律」兩個單獨名詞,各自有其意義;在將兩個名詞合而為一後,這個複合名詞,即道德與法律的意義,是以二者的關係為主,解釋其意義,要從二者所以關聯在一起處來看。首先在於二者的目的和功能有相同之處,其次是有一個在前,一個為繼的連帶關係,第三是二者有互依之處。
從道德與法律共同的目的和功能看,最好暫且放棄道德論的形上觀點,而從實際方面著眼,則道德與法律的關係,不必用過多的言辭論辯,可以昭然若揭。那麼從實際方面著眼,就要以人類群居的必然為起點。這一點是業經公認的,理由是人不能離群索居,若沒有別人的幫助,一個人無法單憑自己的能力,而可以滿足生活「所必須」的事物。道...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