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037 ms
共 23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仁義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仁愛正義等道德標準。唐.韓愈〈原道〉:「噫!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還有一種人,自己做下了多少男盜女娼的事,卻責成兒子做仁義道德,那才難過呢!」
|
一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唯一的方法。《呂氏春秋.開春論.愛類》:「利民豈一道哉?當其時而已矣!」《商君書.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2.一條通路。《北史.卷九七.西域傳.序》:「自玉門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車師,為一道。」唐.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詩之二:「深林開一道,青嶂成四鄰。」
3.一起、一並。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三:「郎聽採菱女,一道夜歌歸。」《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出》:「且打交你塵簌簌,一道與男女揣個骨看。」也作「一道兒」。
4.量詞。如:「一道菜」、「一道公文」、「一道彩虹」。
|
得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事合於正道。《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尋獲道路。《韓非子.說林》:「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3.道家指道術修鍊完成。《抱朴子.內篇.明本》:「上士得道於三軍,中士得道於都市,下士得道於山林。」
4.佛家謂證悟、解脫煩惱。南朝陳.文帝〈大通方廣懺文〉:「聞名者離塵,受持者得道。」
|
道德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原則是道德規則或倫理規範的論證原理。如果說道德規則或規律屬於首元性(first-order)的層次,則道德原則應該是次元性(second order)的層次。道德原則也稱為道德的基本原則或根本原則,是處理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關係的根本準則,也是調整人類相互關係的各種規範之最基本出發點和指導原則。在各種道德類型的規範體系中,道德原則居於首要地位,產生主導作用,成為貫穿各種道德規範體系的總綱和精髓。其他規範和道德關係的特殊方面的要求,都是從道德原則衍生出來的,也都是道德原則的具體表現或補充。道德原則具有普遍性、相對穩定性和一致性。只要社會關係不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道德原則是不變的。
|
不守婦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認為婦女未遵守應有的行止、品德。如:「無論古今中外,女子不守婦道,男人始亂終棄,都會引來輿論的嚴厲撻伐。」
|
道路以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道路中行走時相遇,卻因有所顧忌而只敢以目示意,不敢發言。《國語.周語上》:「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也作「道路側目」。
|
山陰道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陰位在今浙江紹興,境內山水美景甚多,令人目不暇給。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後比喻事物繁多,使人忙於接應。
|
道德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標準是最簡明的道德命令(moral imperative)的形式之一。同時是道德關係(moral relations)的要素,以及道德意識(moral consciousness)的形式。在某一方面言,道德標準是行為規則(rule);有時見於習俗;習俗經常在眾人中表現相似的行動,即把習俗當作道德律(moral law),這種道德律是所有的人必須服從的,也就成為道德標準之一。
道德標準要求每個人有義務與之符合,含著道德命令的力量。其中反映出道德意識與道德實踐。道德意識把道德標準的履行要求每個人應該有足夠的精神力量來實踐。雖然各民族或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標準,甚至在一個民族或一... |
邪門歪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當的行徑或事情。如:「腳踏實地是獲致成功的不二法門,你可別整天想著那邪門歪道的事。」
|
中道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了。《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但恐立志不堅,中道而廢。」也作「中途而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