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嚥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吞氣。道家的一種養生法。漢.王充《論衡.道虛》:「陰陽之氣,不能飽人,人或嚥氣,氣滿腹脹,不能饜飽。」
巧奪造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巧奪天工」。見「巧奪天工」條。01.晉.郭璞《葬書.外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闕,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陽,巧奪造化。」(源)02.宋.梅堯臣〈傳神悅躬上人〉詩:「子誠丹青妙,巧奪造化深,妍媸必盡得,幻妄恐交侵。」 
司馬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是學觀測日月星辰的天文之學。二、「受《易》於楊河」。 楊河是漢初有名傳《易》者之一。 《易》是講陰陽吉凶的,這和天文星像都有關係。三、「習道論乾黃子」。黃子便是黃生,他擅長黃老之術,曾和轅固在景帝面前辯論湯伐桀、武王伐紂這兩件事的性質。 黃生的議論正是代表當時統治階級的思想。司馬談學習這些,為他以後作太史令打下基礎。太史令,通稱太史公,是武帝新設的官職,掌管天時星曆。 「近乎卜祝之間」,還職掌記錄,蒐集並保存典籍文獻,這也是吏官歷來的傳統。由於責任心的驅使,在他臨死的時候,拉著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說:「余先,周室之...
異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異乎尋常的變化。《文選.賈誼.過秦論》:「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杜夔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其奇文異變,因感而作者,猶自然之成形,陰陽之無窮。」
太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陽會合,沖和之氣。《漢書.卷一○○.敘傳上》:「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稟卬太和。」
董仲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影響長達2000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從而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 事蹟 漢代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將中國帝王置於世界與宇宙的中心,是天上與地下間的樞紐。對下,帝王秉承天命,代天而治;對上,帝王為人世的代表, 承擔對上下四方祭祀的責任,遠古時領導者為大祭司政教合一的特色仍然存在。此說對帝王的吸引力是只要人民安居樂業,四時風調雨順,其政權便相當鞏固了。對儒者而言天人感應說最美妙...
江淹夢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鄒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05?~前240?)戰國時齊人。長於思辯,倡九州說、五德終始說,為陰陽家的先驅。著書立說,名重諸侯,燕昭王曾師事之。因其言論迂大而閎辯,齊人稱之為「談天衍」。
五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陰陽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以五行生剋為帝王嬗代之應,其說尤盛於秦漢間。《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列傳》:「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漢.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北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盛行於元代,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採七聲音階,音樂風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於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於南曲有入聲。現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元曲」、「元雜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