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64.2982 ms
共 2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課程適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適應」一詞,可用於教室層次及整個教育系統層次中,是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地區的特性及教師專長能力等因素,修正所學科目原先的設計,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教師在教室實施正式課程時所作的各種課程改變的決定,都是課程適應討論的範圍。
課程在實施時有兩種觀點。一為忠實觀:指實際使用者的所作所為,符合原先設計者意圖的程度,若接近原先的課程計畫,就忠實,反之愈不忠實;二相互調適觀: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因應調整,因為課程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絕非是單向的傳播接受,而是雙向的影響改變歷程。由於學校所處的社會文化及地理環境、學校及學生的特質與教學情境的不同,因此課程適應是必要的。課程實... |
PL/1程式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來編寫計算機程式所用的語言。
PL/1為Programming Language 1的簡寫,是由IBM公司於1964-1969年所發展出來的一套程式語言。它兼具FORTRAN、COBOL和ALGOL等程式語言的一些特徵,再加上一些其他語言的特徵,如以條件為基礎的錯誤處理(Condition-Based Error Handling)、多工處理(Multitasking)等。PL/1程式語言可應用於科學計算、商用資料處理、資訊檢索、系統程式設計、即時控制系統和其他領域等。PL/1程式語言具有處理許多不同種之資料結構及數值計算上之精確度的能力。
|
轉型課程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型課程領導(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興起於課程典範的轉移,由課程工學模式轉變成為後現代課程。採「落實」的課程實踐觀,非是實施觀。認為學校教師非是要去執行專家課
|
課程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改革是指特殊的課程改變,但通常則指更基本及綜合性的改變,如重建學校系統及學校課程修訂等工作。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藉由一種型態的改變、重組或重新安排,以改善課程,使之更好或避免過去的錯誤。課程改革主要是建立在重要價值或方向的改變,通常始於政治系統。
以前課程改革發生在學校體系中零星的事件,如學校行政、教材出版及教學等,且通常是以隱含的方式出現;現在課程改革則為教育與政治的互動,並非純科學的活動,相當具有政治性,其改革過程亦日益複雜。本質上,課程改革並非價值中立或技術性的工作,而是每一個步驟都涉及價值判斷,每一個決策都是意識型態的抉擇,是有意識且有目的的活動。通常新課程系統建立前... |
Langmuir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16年由Langmuir所推導出的等溫吸附方程式。此方程式可用來描述吸附劑與吸附質間平衡分佈的數學關係式,其表示式如下:
x/m=VmAP/(1+AP) 其中,x為吸附劑的總吸附量;m為吸附劑之質量;Vm為飽和吸附量;P為吸附平衡時氣相中吸附質的分壓;A為吸附質的吸附平衡常數。Langmuir方程式的主要基本假設為:1.吸附劑吸附表面均勻;2.吸附於吸附劑上之吸附質分子間沒有作用力;3.單層吸附。此方程式比起其他的等溫吸附方程式(如Freundilch方程式或BET方程式等)而言,應用範圍較廣,但由於基本假設未盡符合真實情況,所以在應用時仍須詳加考慮。 |
課程編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編制(Curriculum Development)「Development」這個詞隱含著開發、創建、發展、形成等意思,它意味著課程編制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考慮到學生不斷會有新的興趣與需要,社會上的各種因素在不斷變化,而且學校本身也在不斷發展,這些都會對學校課程產生重大影響,所以,用「develo...
|
課程推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推廣(curriculum dissemination)課程改革方案經過過程研究發展小組人員所規畫設計的「課程發展」之後,下一個有待決定的課程改革問題,是如何推廣此依課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本所簡介2 課程理念3 教育目標4 課程結構 本所課程結構由五大類學習內容構成:課程與教學基礎課程、學理基礎課程、研究方法論、課
|
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teaching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目錄1 一、學校教師角色2 二、教師專業文化3 三、教師即顛覆者4 四、沒有實質變革的革新5 五、教師即教室研究者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學校教師角色事實上,學校教師可能扮演教練、發展者、中介的媒介、研究者、被動的應變者等角色,而這些學校教師角色往往與政府所委託的課程
|
台灣社會科的課程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的教育界深受此一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的影響,乃於一九九七年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專案小組」目前有許多專家學者、社會人士及教育實務工作者正分工合作推動課程綱要修訂,此一運動又名九年一貫新課程改革。台灣地區的教育改革,最早可追溯到民間對教育改革的推動與努力;第一波教育改革重點為理念的衝擊,四一○教改聯盟是...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