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0.69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困潦倒而不得志。《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身落魄,生計皆無。」也作「落拓」。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上山峰到達絕頂。比喻達到極點或造詣高深精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佛經以為袪練神明,則聖人可致。簡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通俗常言疏證.文事.登峰造極》引《意中緣劇》:「那裡像他的翰墨文章,樣樣登峰造極。」也作「造極登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評議授職等級或獎勵勛功。如:「銓敘」、「獎敘」。《晉書.卷七○.應詹傳》:「直以舊望登敘。」《北史.卷三九.薛安都傳》:「在南以武力見敘,遇宋孝武起江州,遂以為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為死者更衣入棺。通「殮」。如:「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
沾沾自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為得意而滿足。《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太后豈以為臣有愛,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會提學試,公子第一,生第二。公子沾沾自喜,走伻來邀生飲。」也作「沾沾自滿」、「沾沾自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常道。如:「天經地義」、「離經叛道」。《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懼及禍,勉從之。治書侍御史普化1>誚2>有壬3>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有壬以為大恥,遂移疾不出。 〔注解〕 (1) 普化:元朝治書侍御史,生卒年不詳。 (2) 誚:音ㄑ|ㄠˋ,責備、責怪。 (3) 有壬:即許有壬。元朝人,生卒年不詳。官至參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畏懼。如:「驚恐」、「惶恐」、「爭先恐後」、「有恃無恐」。《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繩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