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77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華嚴宗將印度佛教流派和經典判分成十宗。一、法我俱有宗,謂犢子部等;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部等;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五、俗妄真實宗,謂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七、一切皆空宗,謂《般若經》等;八、真德不空宗,謂《楞經》等;九、相想俱絕宗,謂《維摩經》等;十、圓明具德宗,謂《華嚴經》等。
松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墓旁多植松樹,故以松丘比喻墳墓。《洛陽藍記.卷二.秦太上君寺》:「臣年迫桑榆,氣同朝露,人間稍遠,日近松丘。」
結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坐禪的姿勢。即交疊左右足背於左右股上而坐。《洛陽藍記.卷一.景林寺》:「靜行之僧,繩坐其內,餐風服道,結跏數息。」
三自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瑜行派所認為的一切存在的三種狀態:因執著而產生的幻相,即遍計所執自性;由條件構成的現象,即依他起性;絕對的真實,即圓成實性。《成唯識論》卷八:「三種自性皆不遠離心、心所法。」
歡喜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無上瑜密的雙身佛。佛像呈男女裸身相抱之形。見《通俗編.釋道》。
三無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瑜行派的基本主張之一。相對於三自性而言。三無性指三種無自體的存在狀態。即一、相無性,謂形相是由概念而有,所以沒有自體;二、生無性,謂現象是條件構成,所以也沒有自體;三、勝義無性,謂究竟真實就是呈現沒有自體的狀態。因此從這三個角度,瑜行派也說一切存在都無自體。唯識三十論頌:「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
噶舉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語bKa' brgyud pa的音譯。噶舉,意為口傳。由於此派特別著重密法的修習,而這些密法又全靠師長口授,故稱為「噶舉派」。又本派的祖瑪爾巴、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時都穿白布裙,所以也稱為「白教」。十一世紀時,由瑪爾巴創立,傳與密勒日巴等,密勒日巴又傳法給岡波巴,由岡波巴門下弟子建立六個支派,大多以其寺院取名,教義差別不大,主要是月稱派的中觀見,強調瑜苦修,以證得大手印為圓滿。是西藏現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
胡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瘋賣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只會齋得飽,也只向那僧房中胡渰,那裡怕焚燒了兜率藍。」
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生、餬口。《西遊記》第六三回:「念動真言,喚出本國土地、城隍與本寺藍們,三日送飲食一餐,與這龍婆度口。」
易順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8~1920)字仲實,一字實甫、碩父,清湖南龍陽人。官至廣東欽廉道,才思縱逸,少有神童之稱。駢文詩歌皆有名,自號眉,晚號哭庵。著有《四魂集》、《盾鼻拾遺》、《詩詞集》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