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1.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聞名於世的書法世家,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尤其是他的小兒子王獻之,繼承父學,且進一步獨創天地,字畫秀媚,妙絕時倫,以至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王獻之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中書令。 王獻之生於這樣的家庭,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書聖",母親及叔、祖輩、眾兄弟都是書法大家,從小的熏習是在所難免的。而他較之他人又更為勤勉,在學習書法時更為下力、專注、其性情也頗具乃父之風。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傳世書法作品中,不難看出他...
經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常法。《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鄭樵〈通志總序〉(據《通志》引)〈洪範五行傳〉者,巫瞽之學也,歷代史官皆本之以作〈五行志〉。天地之間,災祥萬種,人間禍福,冥不可知,若之何一蟲之妖,一物之戾,皆繩之以五行?又若之何晉厲公一視之遠,周單公一言之徐,而能關於五行之沴乎?晉申生一衣之偏,鄭子臧一冠之異,而能關於五行之沴乎?董仲舒1>以陰陽之學2>倡為此說,本於《春秋》3>,牽合附會。歷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4>以受籠罩而欺天下。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災祥略〉。 〔注解〕 (1) 董仲舒:西元前179∼104,西漢廣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2) 陰陽之學:根據四...
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快樂、高興。《紅樓夢》第二三回:「左思右想,皆是寶玉頑煩了的,不能開心。」《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或者看看天地日月變的把戲,很夠開心的了。」
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中懷藏怨恨。《晉書.卷四五.列傳.劉毅》:「諸受枉者,抱怨積直,獨不蒙天地無私之德,而長壅蔽于邪人之銓。」《紅樓夢》第五五回:「說辦的好,領祖宗的恩典,太太的恩典;若說辦的不均,那是他糊塗不知福,也只好憑他抱怨去。」
壯志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陳思王曹植曾作〈學宮頌〉來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蹟。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義,更能將仁義之說,推廣於天地之間;至於他的志向更是豪邁得直上雲霄。由於他這種秉持仁義的德行和高超陵雲的心志,使得隨他學習修行的三千學生,個個都是傑出賢能的人才。〈學宮頌〉的原文為「志陵雲霓」,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文獻上多通作「凌」,後人常說「凌駕」於某某之上,用的就是這個意思。雲霓高掛天空而無上,因此志陵雲霓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志非常雄壯、高遠。「壯志淩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氣高遠。
逍遙法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逍遙法外」是指犯罪者逃過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逍遙」一詞見於《莊子.讓王》篇。舜要把天下讓給善卷。善卷回答說:「我住在宇宙之中,冬天到了就換皮毛厚衣,夏天到了就換穿麻縷薄衣。春天時,我從事耕種,勞動我的身體;秋天時,我收割後,不愁沒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地活於天地之間,暢意自得,無所牽掛。我要天下做什麼?」這裡的「逍遙」表示暢意自得,無所牽掛;也就是自由自在。法律是用法約束人行為的條文,違法者必須受罰,甚或失去自由。一個人若犯了罪,卻未受法律的制裁,仍自由自在地活著,就稱為「逍遙法外」。
堪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的總名。《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屬堪輿以壁壘兮。」顏師古注引張晏曰:「堪輿,天地總名也。」
率由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率由舊則注音︰ㄕㄨㄞˋ |ㄡˊ ㄐ|ㄡˋ ㄗㄜˊ漢語拼音︰shuài yóu jiù zé釋義︰猶「率由舊章」。見「率由舊章」條。 01.三國魏.曹植〈責躬〉詩:「受禪于漢,君臨萬邦。萬邦既化,率由舊則。」  參考詞語︰率由舊典注音︰ㄕㄨㄞˋ |ㄡˊ ㄐ|ㄡˋ ㄉ|ㄢˇ漢語拼音︰shuài yóu jiù diǎn釋義︰猶「率由舊章」。見「率由舊章」條。 01.《晉書.卷二一.禮志下》:「渾元資始,肇經人倫,爰及夫婦,以奉天地宗廟社稷。謀于公卿,咸以宜率由舊典。」 
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萬物的靈氣。《禮記.聘義》:「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