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將花朵、枝葉乾燥壓平後,黏貼於紙面的手工藝技術。如:「老師利用押花,重塑谷的〈向日葵〉名畫,佳評如潮。」
眾望所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望所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遁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阿難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463)為語Ananda的音譯。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當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人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望所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遁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四無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四支修行方法。即慈、悲、喜、捨。慈是對一切眾生慈愛的心,悲是對一切眾生悲愍的心,喜是對一切眾生生起喜悅的心,捨是對一切眾生無憎、無愛平等中立的態度。《菩薩本緣經》卷上:「諸婆羅門尋共稽首,求請菩薩以前和尚,菩薩憐愍即便受之,教令修學四無量心,以是因緣,命終即得生天上。」也作「四住」、「四等生」。
優婆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語upāli的音譯。原為一名理髮師,後和薩迦的王子一起跟隨佛陀出家。因持律精嚴,被稱為「持律第一」。佛滅後第一結集由優婆離誦出律藏。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也稱為「優波離」。
阿伽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丸藥,特別是指解毒藥。為語agada的音譯。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三:「如阿伽陀藥,能療一切毒。」也作「阿揭陀」、「阿竭陀」。
佛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指證悟宇宙真理,解脫一切煩惱的人。為語bubdha的音譯。也作「佛陀」。
尸陀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棄屍的地方。尸陀為語śīta的音譯。宋.蘇軾〈贈章默〉詩:「棄身尸陀林,烏鳶任狼藉。」也譯作「屍多婆那」、「屍陀林」、「寒林」。
帝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元制,皇帝即位初,按例從僧受佛戒,故歷朝皆尊一僧為帝師。帝師兼領宣政院,管理金國佛教和藏族地區政教事務。《元史.卷四.世祖紀》:「以僧八合思八為帝師,授以玉印,統釋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