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慎終追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 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2.語譯 重視孝道的用語。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無念爾祖、報本反使、奉先思孝 相反詞 背恩忘義、大逆不道、數典忘祖 5.例句 先人為我們鋪下基業,顧慎終追遠,不忘本,乃吾人應有之美德。
|
實事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立為河間王。修學好古,從民間求得好書,必留真本,把精繕的副本還給對方,還加賜財物給他,所以大家都把先人遺留下的書獻給他,他的藏書量後來甚至與官方一樣多。修禮樂,好儒術,山東諸儒多從之游。卒謚獻。
(2) 善書:好書。
(3) 真:正本。
(4) 金帛:金,指銅或黃金;帛,絲織物的總稱;合起來作為財物的通稱。
(5) 繇是:自此以後。繇,音|ㄡˊ,通「由」。
(6) 不遠千里:不以跋涉遠路為苦。形容來人的熱忱。見「不遠千里」。
(7) 漢朝:指當時的朝廷。
|
數典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貢獻呢?」景王聽了頗不以為然,於是細數從晉國祖先開始,周朝王室曾經贈予的種種賞賜,並責問籍談:「你的先人是負責掌管國家典籍的,為什麼你會忘了這些史事呢?」籍談聽了便無話可說。等荀躒與籍談離開後,周景王又評論籍談說:「我看像籍談這麼忘本的人,後代子孫應該不會有什麼出息吧!竟然會列舉一堆典故來評論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掌管典籍這件事給忘了!」後來「數典忘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忘本。
|
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史記.卷八八.蒙恬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
九牛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螘1>何異?而世又不與2>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3>就死耳。何也?素4>所自樹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注解〕
(1) 螻螘:螞蟻。螘,音|ˇ,同「蟻」。
(2) 與:音ㄩˋ,讚許。
(3) 卒:音ㄗㄨˊ,最後。
(4) 素:平日。
|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齊策三》1>孟嘗君出行國,至楚,獻象床。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見孟嘗君門人公孫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傷此若髮漂,賣妻子不足償之。足下能使僕無行,先人有寶劍,願得獻之。」公孫曰:「諾。」入見孟嘗君2>曰:「君豈受楚3>象床哉?」孟嘗君曰:「然。」公孫戍4>曰:「臣願君勿受。」孟嘗君曰:「何哉?」公孫戍曰:「小國所以皆致相印於君者,聞君於齊5>能振達貧窮,有存亡繼絕6>之義。小國英桀7>之士,皆以國事累8>君,誠說9>君之義,慕君之廉也。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國,將何以待君?臣戍願君勿受。」孟嘗君曰:「諾。」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10>,君召而返...
|
小時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1>曰:「小時了了2>,大未必佳!」文舉3>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4>。 〔注解〕
(1) 韙:陳韙,漢太中大夫,生卒年不詳。韙,音ㄨㄟˇ。
(2) 了了:音ㄌ|ㄠˇ ㄌ|ㄠˇ,聰明慧黠。
(3) 文舉: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
|
夙興夜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寡人獲先人之功,寄于眾賢之上,夙興夜寐,未嘗敢怠也。」
|
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後泛指書籍、簿本。《書經.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
八拜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1>上,有一故人2>,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著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 〔注解〕
(1) 蒲關:地名。位於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為蒲津關的簡稱。蒲,音ㄆㄨˊ。
(2) 故人:老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