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02.033 ms
共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之瑜〈答奧村德輝書〉其五:「昔有一名公元老,命吏書牘曰:『于寶』,其吏跪而復曰:『命是晉臣,合是干寶。』此老瞿然起敬,改容稱謝,與各部堂曰:『此吾一字之師也。』」
|
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達:(1)往來自由。《廣韻.入聲.曷韻》:「達,挑達,往來貌。」唐.王維〈贈吳官〉詩:「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2)行為輕薄放縱。晉.干寶《搜神記》卷五:「蔣子文者,廣陵人也,嗜酒好色,挑達無度。」也作「佻達」、「佻㒓」。
|
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答聲。同「諾」。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九:「二更中,有來至廟門者,呼曰:『何銅!』銅應喏。」
|
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方尚未到達而親自前往迎接。《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于渭。」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一:「昔縣人陳明,與梅氏為婚,未成而妖魅詐迎婦去。」
|
不謀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先未經商量,而意見、行為卻一致,出現「不謀而合」的書證如晉.干寶《搜神記》卷二:「二人之言,不謀而合。」即用以描述有二人各自傳述其所見之石子岡靈異現象,兩人並不相識,但所說的內容卻相吻合,干寶藉以強調此說的真實性。
|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干寶對《史記》不滿,《史通·二體篇》:“晉世干寶著書,乃盛譽丘明而深抑子長。其義-{雲}-能以三十卷之約括囊二百四十年事,靡有遺也。”又“及干令升史議,歷詆諸家而獨歸美《左傳》。-{雲}-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約,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遺。斯蓋立言之高標,著作之良模也。”劉知幾曾說:“自戰國以下,辭人屬文,皆偽立客主,假相酬答。”《史通》外篇《雜說》 ...
|
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歸還。晉.干寶《搜神記》卷四:「俟汝至石頭城,返汝簪。」《聊齋志異.卷九.喬女》:「宰按之,果真,窮治諸無賴,盡返所取。」
|
城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的心機。《文選.干寶.晉紀總論》:「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宋史.卷三四一.傅堯俞傳》:「堯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
羽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昆蟲蛹化為成蟲,稱為「羽化」。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三:「木蠹生蟲,羽化為蝶。」
|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點加以延伸,確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統領的六十卦反復配六十鐘律,八宮卦、納甲、納音則是由荀爽、虞翻、干寶等另一非京氏《易》學流派演變而來《四庫提要》稱“發揮漢儒之學,以荀爽,虞翻為主,而參以鄭康成、宋鹹、干寶諸家之說,皆融會其義,自為注而自疏之。”,從《京氏易傳》出現後,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結構 易經的內容以「卦」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層組成,每一層稱為「爻」(粵音:淆,餚,肴)。每一爻以一條長的橫線「⚊」代表陽,稱為「陽爻」;或以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