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82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故事卡(畫面腳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卡片的型式預先計畫節目的內容,最常用於幻燈媒體,通常是一張幻燈片,一張故事卡(相當於錄影媒體的腳本)。由於是以卡片的型式呈現一個故事,故稱為故事卡。故事卡的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左上角標明此分故事卡所屬節目的名稱,如「XX學校簡介」。右上角註明整個節目有幾張幻燈片,本張卡片是第幾張,如第2張,共36張。左邊的方框是用來表達畫面的內容,可以真實的相片、簡單的線條畫,甚至文字來呈現,如「學校的精神堡壘—一座鐘臺」。方框下註明該幻燈片的來源,是拍攝實景,翻拍自繪的圖卡,或是由某分印刷物上翻拍得來的。右邊則記錄當此張幻燈片出現時旁白的內容,不論是錄製(同步)錄音...
傳奇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節驚險離奇的故事
漢武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作者不詳,舊題漢班固撰,然或為六朝文士偽作。內容敘述漢武帝生平瑣聞雜事。全文已亡佚,但唐宋人書中偶有引文。
潘吉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爪哇的民間故事。是一系列有關潘吉王子這位英雄的故事,據信其為阿祖納(Arjuna)的爪哇本版;而阿祖納乃印度《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史詩中,潘大瓦家族(Pandava)五兄弟之一,他是一位神箭手。潘吉是個理想而高貴的王子,身經百戰,更是人見人愛。這故事充滿奇妙的冒險,但潘吉的目標始終如一,就是去尋找他的新娘月光公主(Chandra Kirana)。《潘吉故事》充滿神秘的失蹤、變身、偽裝和復活,被認為可能是起源於他們古代日與月的神話,但故事中許多角色卻是爪哇真正的歷史人物。《潘吉故事》從爪哇一直流傳到馬來西亞、泰國和柬埔寨,在那一帶被用來作為假面舞劇和皮影戲的故事來源;峇厘島某些...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South-East Asian Theatre》.
〔麟臺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麟臺故事〕係記述北宋館閣制度的專著,宋程俱撰。程俱字致道,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生於宋元豐元年(1078),卒於紹興 14年(1144)。〔宋史〕有傳。著有〔北山小集〕,其文典雅閱奧,其詩肅散古澹。因有撰述之才,被薦任編修〔國朝會要〕的檢閱官,後又任著作佐郎,在館閣工作達14年,諳熟館閣故事。館閣即昭文館、史館和集賢院三館(通稱崇文院),後又增建祕閣,故合稱館閣。是北宋政府主要的藏書之所。元豐 5年(1082)改制,易崇文院為祕書省,但仍保留館閣之名。
  南宋紹興元年(1131)重建祕書省,程俱首任祕書少監,由於祕書監一職空闕,程俱實為最高領導。為使重建工作有成例可循,程俱...
西城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舞劇名。是舞蹈界、娛樂界享譽盛名的編舞家傑洛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於1957年集合了亞瑟.羅倫茲(Arthur Laurents)編劇、伯恩斯坦(Bernstein)作曲、奧立佛.史密斯(Oliver Smith)佈景、伊蓮娜.夏拉(Irene Sharaff)服裝設計,並由他本人擔任編舞製作,在紐約上演的著名歌舞劇。本劇是把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題材,以現代的處理手法,轉化為當代紐約場景,描述來自幫派的一對情侶之愛情故事。本劇在1961年改編成電影,羅賓斯也因此獲得好萊塢有史以來第一個奧斯卡最佳舞蹈設計獎。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農民在年初農閒時,常組織遊藝團,化妝到各村落表演,稱作「扮故事」。
臺北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附錄-地名-文教處所)
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情片。
虛行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虛應故事」。見「虛應故事」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