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40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說明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舊唐書.卷九四.蘇味道列傳》蘇味道,趙州欒城人也。少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時人謂之蘇、李。……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1),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是號為「蘇摸稜」。(1) 咎譴:因過失而受到的責備。 2.說明「模稜兩可」之「模」,典源作「摸」。「摸」,通「模」。「模稜兩可」摸物稜角兩端,摸那一端都可以。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語本《舊唐書.卷九四.蘇...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程顥傳: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2.語譯一味的嚮往高遠的目標、理想而不切實際。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蚍蜉撼樹 白雲蒼狗 相反詞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安分守己 5.例句做學問得慢慢來,從根基做起,不可好高騖遠。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一養猴人以果子飼養猴子,施以詐術騙猴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後比喻以詐術欺人,或心意不定、反覆無常。《舊唐書.卷一三五.皇甫鎛傳》:「直以性惟狡詐,言不誠實,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聖聰,足見奸邪之極。」元.楊訥《西游記》第九齣:「也是我為人不肖,和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也作「暮四朝三」、「朝四暮三」。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人過江,劍掉水中,便於船舷刻一記號,待船停止,從刻記號處下水尋劍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後用以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宋.陸游〈謝梁右相啟〉:「刻舟求劍,固匪通材。」《紅樓夢》第一二○回:「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也作「求劍刻舟」。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史》賈似道傳:「自慚形穢,相形見絀。」 2.語譯 相形,對照、比較。絀,不夠、不足。 指與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相形失色、自愧不如、望塵莫及 相反詞 相得益彰、旗鼓相當、不分軒輊 5.例句 他的書法雖得過獎,但是和這位大師比起來,可就相形見絀了。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用來比喻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逸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鑠金」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商人拿了一塊純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說這塊金子不純,商人為了證明金子是純的,就把金子放到火裡鍛燒,因為「真金不怕火鍊」,來證明他所賣的金子的確是純金。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相似詞2.2 相反詞3 例句 出處晉‧衛鑠《與釋某書》:「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咄咄,本為驚懼之聲,後用來表示氣勢很盛。咄咄逼人指言語凌厲,盛氣凌人的樣子。晉‧王羲之‧雜帖三:十一月四日右將軍會稽內史瑯琊王羲之敢致書司空高平郗公足下:……獻之字子敬,少有清譽,善隸書,咄咄逼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次復作危語……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 故事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內儲說上》中有一則故事: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竽的合奏,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個樂工一同演奏。有位南郭先生,雖然不會吹竽,但因為知道齊宣王的這個嗜好,便請求齊宣王讓自己參加這個樂隊,宣王也很高興地答應了。每當眾多樂工一起合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混在數百人的吹竽隊伍中,有模有樣地裝出吹奏的樣子,沒人發現真相,他也因此能獲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湣王雖然也喜歡竽的吹奏聲,但他喜歡的卻是獨奏,所以命樂工一個個輪流表演。南郭先生得到了這個消息,知道再也無法蒙混過關,只好逃出宮去。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濫竽充數」一語,用來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混在行家中充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有時...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漢‧魏伯陽《參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唐‧許渾《題杜居士》詩:「機盡心猿伏,神閑意馬行。」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2.語譯 形容心意好似猴子跳躍、馬匹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想東想西,清靜不下來。形容心思飄浮不定。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 3.故事...
敝帚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這二個故事來看,誰比較仁慈呢?如果放縱兵士胡作非為,那就失去斬殺將領撫慰百姓的仁義之心了。」後來「敝帚自珍」這句成語,就從劉禹話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東西雖不好,卻因為是自己所擁有,故非常珍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