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行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虛應故事」。見「虛應故事」條。
|
聊應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虛應故事」。見「虛應故事」條。
|
虛文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虛應故事」。見「虛應故事」條。
|
應名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虛應故事」。見「虛應故事」條。
|
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來、從前。《左傳.昭公十三年》:「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荀子.性惡》:「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
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釋義2 2.出處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釋義濡,濕潤。沫,唾液。魚在陸地上,彼此以唾沫來潤溼對方。形容患難時互相救濟扶助。 2.出處《莊子.大宗師》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1>,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2>,相濡3>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1出處2 一.2解釋3 二、故事3.1 三、1相似詞3.2 三、2相反詞4 四、例句 一、1出處《漢書‧楊惲傳》:「惲聞匈奴降者道單于見殺,惲曰:『得不肖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自令身無處所。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一.2解釋貉是一種長的像狐狸但體型較小的動物,毛呈現黃褐色,可做皮袍。「一丘之貉」是指生長在同一個生長在桐一個山丘中的貉,品種都一模一樣;比喻彼此格調都不高,差不了多少。 二、故事<...
|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囫圇吞棗」原作「渾崙吞棗」。《碧巖錄》卷三記載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問趙州和尚是否曾親見過南泉大師?趙州打了個比喻,回答說:「鎮州出產大蘿蔔頭。」本來這位僧人問趙州時是別有用心的,想不到趙州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打了比方。這番對答,表面上看來真是無味,直堵人口,害得這位僧人才一開口,卻只換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趙州此番回答若是聽在有智慧人的耳內,恰如電光石火,一聞便透徹心靈。否則,想破頭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為鎮州出產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去參見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這位僧人明知故問,所以趙州才會如此回答,不跟他囉嗦。恰如曾經有僧人問九峰和尚:「是否見過延壽和尚?」九峰回答說:「山前的麥...
|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說明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孟子.告子上》(1)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之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2)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注解〕(1) 典故或見於《文子.上德》。(2) 與:支助、贊助。 2.說明 「杯水車薪」就是只拿著一杯水,卻想要去消滅一車子薪柴所燃燒的火。這句成語的典源從孟子的一段話而來。在《孟子.告子上》裡面,記載了孟子說過這麼一段話:仁的力量很大,它可以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