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書經.武成》(武)王若曰:「嗚乎!群后!……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惟九年,大統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1>,將有大正2>于商3>。今商王受4>無道,暴殄天物5>,害虐烝6>民,為天下逋逃7>主,萃淵藪8>。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注解〕(1) 周王發: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
黔驢技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柳宗元,字子厚,唐河東人,故亦稱為「柳河東」。長於古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寫過許多寓言。本篇〈黔之驢〉是〈三戒〉三篇之二,就是一篇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內容描述:「從前貴州沒有驢子,有個好事的人,從外地用船載來一頭驢子,後來覺得沒有什麼用處,於是就圈養在山下。一隻老虎看牠的外表長得很大,起初以為是神,害怕而不敢接近。後來看到這隻驢子除了大聲叫,就只會踢,再也沒有別的本領,於是就撲上去將牠咬死了。」作者認為如果驢子不顯露牠拙劣的技能,老虎縱使再凶猛也會因為心存懷疑和畏懼,不敢對牠怎樣,而招致大禍臨頭;同理可證,人如果技能拙劣卻還要逞能,結果亦將招致失敗。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黔驢技窮」,用來比喻人...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故事據說,唐僖宗時,有一個官員,名叫崔沆,曾任中書侍郎等職。乾符二年,他被派當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試事宜。這次應試的人中間,有一名叫崔瀣的,一經錄取,馬上就當官上任了。別人見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職也特好,待遇顯然與眾不同,因此不免懷疑:「崔沆和崔瀣,有特殊關係吧?」有人更進一步的斷定:「那還用說,瞧他們兩個的名字就明...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唐.林嵩〈周朴詩集序〉(據《全唐文.卷八二九.林嵩》引)乾符七年,閩城1>殞賊2>。悲夫!先生名朴3>,字見素。生於釣臺4>,而長於甌、閩5>,與李建州頻6>、方處士干7>為詩友,一篇一詠,膾炙人口。〔注解〕(1) 閩城:地名。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2) 殞賊:被賊所殺。指周朴遇黃巢之亂,於閩城遇害身亡。(3) 朴:周朴(?~西元878),字見素,唐朝時人。工為詩,隱居嵩山,無功名之念。後避居福州,黃巢陷閩,欲用朴,...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意3 故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 左傳宣十二年:「其左先榖,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語意 形容人固執己見做事,完全不理會他人的意見 故事 性情倔強,固執己見。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上.吏部.大計部院互訐:「各堂上官不從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剛愎自用,十三道御史豈無一人可斥?高明心懷不公。」或作「剛愎自任」、「剛褊自用」、「剛戾自用」。 相似詞 傲狠自用 相反詞 虛懷若谷 例句 他「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完全...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4.1相似詞4.2 4.2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論語‧先進》 2.解釋 過:超過(某個範圍或限度)。猶:如同、好像。不及:不足、沒有達到(某個範圍或限度)。超過猶如不足,指無論做甚麼事,過分跟沒有達到都是一樣的不合標準。 3.故事內容《論語‧先進》:“子貢(人名)曰:‘師(人名)與商(人名)也(語氣詞)孰(哪一個)賢(德才兼備)?’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內容3 意義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 故事內容戰國時,出國的楚襄王昏庸無能,大夫莊辛進諫無用,結果秦國發動進攻,並佔領大片土地,楚襄王逃亡到城陽,這才記起莊辛的話有先見之明,於是派人把莊辛請來徵求意見。莊辛說:“看見兔子,再回頭招呼獵犬,還不算晚。跑掉了羊,再修補羊圈,還不算遲啊﹗”後來楚襄王用了莊辛的計策,收復了淮北之地。 意義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相似詞見兔顧犬...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文種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子何不去?』」蜚,同「飛」。 遗,音ㄨㄟˋ,傳贈。 2.語譯兔子被獵殺後,用來追捕兔子的獵狗便失去利用價值而被烹煮來吃。比喻有事時就被重用,事成之後就遭毀棄。 3.故事內容越王句踐的大夫范蠡,曾經替越國出過了不少力:在越國和吳國發生戰爭,越方...
罄竹難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 出處2 2. 語義3 3. 成語故事4 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 出處 《舊唐書˙卷五十三˙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2. 語義 罄:空,盡。竹:指竹簡。書:寫。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3. 成語故事「罄竹難書」的「罄」,是「用盡」的意思,「竹」指的則是從前用來刻寫文字的「竹簡」。古代在還沒發明紙之前,人們都是把竹子剖成...
虛與委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莊子.應帝王》中有個故事,內容敘述鄭國有個神巫叫季咸,能算出人的生死與禍福,而且非常靈驗。列子見過他後,便回來告訴壺子說:「我本以為先生您的道術已經算是非常高深的了,沒想到還有更高深的!」壺子於是要列子請季咸來幫他看看面相。季咸接連來了三次,都能精確地說出壺子的命運,壺子對列子解釋說,那是因為他故意把某一面顯示給季咸看。季咸來第四次時,只看了壺子一眼就驚慌地逃走,壺子要列子去追他,但已經追不到了。壺子對列子說:「我剛才顯示給他看的,並不是最根本的大體,而是隨物變化,讓自己順應萬物幻化無窮,依從世事波流,所以他無法窺視我的本體,只能如此落荒而逃。」莊子用這個故事說明了聖人至最高境界,其心應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