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 ms
共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老人、年長的人。《史記.卷四.周本紀》:「瞽史教誨,耆艾脩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凡童少鑒淺而志盛,長艾識堅而氣衰。」
|
斟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考慮可否而決定取捨。《國語.周語上》:「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紅樓夢》第一○回:「大家斟酌一個方兒,可用不可用,那時大爺再定奪。」
|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懇切教誨。參見「面命耳提」條。《鏡花緣》第八四回:「但果蒙不棄,收錄門牆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過略為跟著歷練歷練。」
|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淳稟曰:『伏承教誨,深覺大欠下學工夫。恐遐陬僻郡,孤陋寡聞,易致差迷,無從就正。望賜下學說一段,以為朝夕取準。』」
|
如沐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同沐浴在春風之中,和暖舒暢。比喻遇到良師誠摯教誨的感受。如:「林老師親切誠懇的教導,令人如沐春風。」
|
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譴責。《左傳.僖公五年》:「夷吾訴之,公使讓之。」晉.杜預.注:「讓,譴讓之。」《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
|
唯唯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而無所違逆。《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他思念父母面上,一體同氣,聽其教誨,唯唯諾諾,并不違拗,豈不是孝?」也作「唯諾」。
|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孺子,小孩子。「孺子可教」指年輕人可以教誨栽培。用於稱許之意。語出《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
|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次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自嘲。文中敘述一日國子先生教誨學生說:「學業要精進,就要勤勉;學業之所以荒廢,就是因為嬉戲。」學生卻回說:「老師您如此勤勉向學,作品的旨趣,及得上《莊子》、《楚辭》的宏肆深奧,寫作技巧也如同《史記》般豐富,能力比得上揚雄、司馬相如等人,雖然風格不同,但是技巧造詣是一樣的高明,內容豐富,文筆豪放。您如此努力,卻屢次被黜,官運不順,自己都該好好想想,幹嘛還訓示別人!」文中的國子先生即韓愈自稱,韓愈藉著別人的口吻,宣洩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原用以自嘲。後來「異曲同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比喻不同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
|
程門立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2.1 2.12.2 2.2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史‧楊時傳》:「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雲。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2.語譯 2.1形容恭敬等候老師的教授、教誨;引申尊敬師長和虔誠向學。 2.2比喻學生尊師重道,恭敬受教之意。 3.故事內容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已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