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9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後復為太僕,坐黨事被責問,自殺。 (2) 劉季陵:即劉勝,東漢人,生卒年不詳。 (3) 激:激勵。 (4) 隱情惜己:隱瞞實情,以保全自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勉勵、激勵。《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親秉旄鉞,以厲三軍。」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oning)反應,不再給予增強,已減弱其表現該反應的做法,例如代幣與獎金交替制約後,對學生即具有激勵作用;但學生表現某行為而獲得代幣後,若不再繼續給予獎金來增強,則代幣的激勵作用便會逐漸降低,學生表現該行為的頻率也會跟著逐漸削弱。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增強理論Keyword:reinforcement theory 參考資料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三版)。台北市:高等教育。P.336-338(註一)教育心理學(張文哲譯)(2005)。台北...
赴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
步步為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消息通報黃忠,黃忠趕緊和法正商議。法正認為夏侯淵為人輕浮急躁,憑恃著膽量,但卻沒什麼謀略,不妨藉此激勵士兵,拔營後出發,步步為營,每前進一程,就建立一個營壘,嚴防敵人攻擊,以此引誘夏侯淵出戰,設法擒抓他,這是變被動為主動的作法。於是黃忠就照法正的建議進行。果然,夏侯淵聽聞消息,就要出兵應戰,但張郃卻勸阻他,認為這是敵方的計謀,千萬不能出戰。夏侯淵急欲建功,不聽從張郃的建議,命令夏侯尚引兵出戰。黃忠與夏侯尚交鋒,夏侯尚敗仗,被黃忠抓回了寨中。後來「步步為營」就用來比喻行動謹慎,防備周全。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個人過去的表現為基礎,激發學生為他所屬的小組爭取最多的分數。當小組分數達到某種標準時將受到表揚以激勵整個合作學習的效果。此種方法是合作學習中最簡單的教學設計,適合用在所有學科中。目錄1 壹、準備活動1.1 一、準備教材1.2 二、決定基本分數1.3 三、進行學生分組2 貳、教學流程2.1 一、全班授課2.2 二、分組學習2.3 三、測驗和團體歷程2.4 四、學習表揚2.5 五、評分方式2.6 六、個人進步分數2.7 七、小組得分2.8 八、學習表揚3 參考書目 壹、準備活動 一、準備教材在進行教學活動前教師先擬訂各類...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高譚清論注音︰ㄍㄠ ㄊㄢˊ ㄑ|ㄥ ㄌㄨㄣˋ漢語拼音︰gāo tán qīng lùn釋義︰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 01.《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列傳》:「到葉見霸,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霸即解印綬去,勤還入新野界。」(源) 參考詞語︰清談高論注音︰ㄑ|ㄥ ㄊㄢˊ ㄍㄠ ㄌㄨㄣˋ漢語拼音︰qīng tán gāo lùn釋義︰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 01.《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鄭太》:「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 02.宋.劉清之《戒子通錄.卷二.家訓.顏之推》:「豈可備言乎!直取其清談高論,剖元析微,賓主往復,怡心悅耳...
成目標。Gist與Mitchell則在自我效能中加入判斷的概念,認為自我效能是判斷員工個人能力,運用激勵、認知資源和行動方式,以達成未來特定任務的績效。Bandura與Schunk認為自我效能是指有關個人在含有新奇、無法預測及壓力因素的情境下,能夠多有效的組織並執行必要行動的自我判斷。個人在面對重大決定時,是否有能力去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且自我效能的信念高低會影響個人對行動的決策,使得逃避問題或是努力堅持的行為,皆有可能發生。Bandura更進一步闡述:人對於自己本身的效能信念會影響他們所做的選擇、他們的抱負,下多少心力...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ARCS理論基礎3 ARCS模式的要素4 ARCS模式的過程5 ARCS模式的特色 前言ARCS動機模式是凱勒(J. Keller)在1983年提出。以他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系統化設計模式為基礎,整合動機理論與相關理論所提出的動機模式。他認為傳統以來的教學設計對 學習者學習動機的關注太少,任何一種教學設計所發展出來的教材,若無法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或專注,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Keller期望ARCS 動機模式能提供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動機需求,確認與了解教學的設計策略,以激發學習動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水一戰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故事韓信攻打趙國軍隊時,在井陘口背水列陣,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激勵將士拼死奮戰,結果大破趙軍。背靠著河流作戰,後無退路,只有決一死戰才能生存。 解釋比喻在絕境中為尋求出路,與對方決一死戰。 詞義 相似詞破釜沈舟、背城借一、背城一戰、濟河焚舟 相反詞落荒而逃、不戰而敗 例句事到如今我們只能背水一戰,非贏不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