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90.95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功能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乃是假設幼兒之所以從事問題行為,其背後皆有目的。例如在教室內尖叫,可能要獲得(get)老師的注意,也可能因為教室的森度太高,而想逃避(escape)濕熱難耐得情境,所以利用尖叫來達成獲得或逃避的目地,因此幼兒賦予尖叫行為具有作用的功能。行為功能分析強...
認知行為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ory)認知行為治療結合行為學派理論,並強調諸如思考、感覺、動機、計畫、目的、意象與知識等概念,是目前最具有實證基礎的治療取向,有完整的訓練手冊;由於目前心理衛生服務與醫療照顧制度的限制,強調要有實證基礎,保險才可能給付,因此亦是目前最受重視的治療取向。此學派的主要概念包括如下:1.基模:係指包含個體基本信念與推論的架...
行為改變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改變術是指透過系統,有計畫地運用教育學原理,使用增強(reinforcement)的方法,幫助行為有問題的學生減少或消除不良行為的教育過程,是心理學,行為科學和教育學長期發展並相互結合的產物。行為改變術主要包括:正面加強法,即獎勵,鼓勵,樹立榜樣;逆向加強法,即懲罰,取消獎勵;及正反結合加強法,即鼓勵積極行為,批評不良表現。行為改變方法的施教對象可以是行為不良學生,或是行為失常,心理殘障及低能的學生,甚或是少年犯等等。
  行為改變術起源自心理學中的行為學派(Behaviorism),它的理論基礎在於掌握環境對人類外顯行為的影響,並藉著操控這種影響而使行為作有價值的改變,其最...
利社會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社會行為廣義的是指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狹義的是能夠增進團體或他人利益的行為。如合作、助人、慈善捐贈、分享、支持、慷慨、同情、安慰及利他行為
  由動機來看利社會行為,強調行事者的理由,原始的意圖在有利於別人或整個團體,純以關心別人或社會出發,而非為私人利益而做。但行事者的動機不易被看到,所以一般利社會行為的研究大多以行為表現來界定。
  利社會行為的表現一方面是兒童社會化成熟的結果,使之了解別人的需要及立場,一方面也受家庭、社會環境及價值觀的影響,學習到利社會行為。學齡前兒童表現利社會行為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獎勵,學齡兒童則可以考慮別人的立場而表現利社會行為,青少年...
  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施金納(Burrhus F. Skinner)所提出的。施金納在〔自由與尊嚴的超越〕(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一書中認為人類行為的學習或終止,依行為能否獲得滿意的結果而定。
  增強理論所根據的原則有四,即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懲罰(punishment)和消弱(extinction)。正增強的作用在於強化某一能夠帶來愉悅性結果的行為反應;負增強的作用在於強化某一能夠使厭惡性結果停止的行為反應;...
行為課程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課程教學法目錄1 一、源起2 二、理論3 三、重要原則4 四、行為課程計畫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源起1.張雪門先生於民國29年在北平香山慈祐院辦幼稚師範實驗研究時所提昌的教學法。2.民國35年7月張氏到台灣推廣此教學法。3.盛行於民國49年~56年間。 二、理論1.主張幼兒在幼稚園生活的實踐就是行為課程,強調以幼兒
適應行為的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定義2 二、評量工具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定義根據美國智能障礙協會的解釋,「適應行為」是指個體所累計習得的概念技能、社會技能及實務技能,使個體能功能性地應付日常生活。當適應行為能力顯著受限時,將衝擊到個體的日常生活並影響個體對某些特定情境或環境力顯著受限時,將衝擊到個體的日常生活並影響個體面對某些特定情境或環境的能力。其中,「概念技能」包括:表達和接受語言;閱讀和書寫;數學概念;邏輯原理;符號表徵等。「社會技能」包括:人際關係;...
雙面領導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面領導行為論」主張以二個領導行為層面來解釋領導現象,而這二個層面之間並非必然構成相互消長之關係。例如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所發展的「倡導與關懷」為例,可以同時「高倡導」、「高關懷」,也可以同時「低倡導」、「低關懷」,更可以同時有一高一低之行為現象。這種理論架構由於所考慮的行為角度較多,所以較諸單面領導行為理論,更能說明領導的複雜現象。
  有關雙面領導行為研究頗多,其中以俄亥俄州立大學所做的研究最為知名。該大學從一九四○年代末期開始,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始將一千多個領導行為歸納為「倡導行為」(initiating structure)...
行為科學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行為科學時期1.1 時間1.2 霍桑實驗學派(Hawthorne Studies School)/人群關係學派(Human Relations School)1.3 需求層次理論學派(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1.4 激勵保健學派1.5 人性理論學派/XY理論學派1.6 生存生長關係理論/ERG 理論1.7 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2 理論重點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行為科學時期
行為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目標(Behavioral Objectives)行為目標有一個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從歷史的過程來看,它在課程剛開始做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時,就有了萌芽。對課程目標的系統探討,起自博比特《課程論》(1918年)一書。他在該書中提出課程科學化的問題。在他看來,「科學的時代要求精確性和具體性」,因此,課程目標必須具體化、標準化。在他所提出的課程編製的五個步驟中,有四個步驟是關於如何確定目標。博比特在《怎樣編制課程》(1924)一書中,曾具體列舉了1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