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60.21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偏差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個社會團體或文化體系內,有其共同承認或接受的行為標準,凡違反這個標準或與它衝突的行為方式,通稱為「偏差行為」。
行為學派的教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學派的教學觀」強調教學的任務,應成功的引導學習者產生新的外在行為的聯結,如新的語言的或技能的學習。
  古典的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原理所衍生的教學原理主要包括練習律、效果律、刺激控制、增強原理和行為分析等。教學設計的策略包括:(1)擬定預期的教學目標,結構教材成細小的步驟,安排步驟成系統化的順序;(2)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題或問題以誘導學習者反應;(3)在學生做了練習題、小考或家庭作業後,皆提供立即性的回饋;以及(4)設法增強學習者表現正確作答,良好學習習慣和其他教師期望的教室行為等。在學校環境應用的一些特殊計畫,如糾正學習者日常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行為改變技術2 行為改變技術具有下列特性: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一詞最早出現在Watson一九六二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上,並於一九六五年使見諸於Ulmann和Krasner兩人合編的《行為改變...
迷信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信行為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根據操作性制約的原則,我們可以預測當餵食機啟開時,不管動物正在做什麼都會被獎賞,那麼動物將更有可能重覆這項被獎賞的行為。有時候,當餵食機隨意地再開啟時,被獎賞的行為將會再重覆出現,而該反應也將被增強。因此,動物可能發展出奇怪的儀式化反應;它可能輕敲自己的頭,轉圈子,以後腳站立,或是做一系列當餵食機開啟時,他正在做的
問題行為界定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行為界定模式(student behavior problem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學者韋特(Winter, 1995)指出,凡學生在課室內沒有做出「專注學習工作的行為」皆可被視為「問題行為」。專注工作是指學生按老師要求而做出的學習行為,包括:閱讀、寫作、聆聽、發問...
退縮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縮行為」是個體面臨挫折或不安的情境時,為減低焦慮、維護自我安全,所採取的一種防衛性的行為反應。退縮行為是一種性格或行為異常現象,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嚴重的退縮行為稱為「畏避性障礙」(avoidant disorder),其主要的特徵是:(1)持續且過度的從與陌生人的接觸中退縮;(2)渴求感情和接納,特別希望與家人或其他熟悉的人建立溫暖滿足的關係;(3)嚴重的畏避行為足以妨礙同伴關係間的社會功能。
  畏避障礙的發病年齡最早始於兩歲半,這類兒童常表現缺乏自信、在社會情境中顯得膽小窘困,雖具備說話溝通的能力,卻不說話。教師在輔導具有退縮行為之兒童,不可直接強迫他們參加團體活動,可透...
行為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心理學就是以動物或人的行為(Behavior)為探討內容或研究題材的心理學。至於行為一詞的意義,則隨使用者的理論觀點不同而略有差別,如行為主義或行為論(Behaviorism)以「可以觀察或可以測量的活動」或「有機體(Organisms)對於刺激的反應」來界定行為,但也有很多心理學家認為觀察到的或觀察不到的一切活動(包括生理、神經與認知等作用)都是行為。因此如果說行為主義是狹義的行為心理學,則一般的心理學就是廣義的行為心理學。
  美籍心理學家華生(J.B. Watson, 1878~1958)於一九一三年首先正式倡導的行為主義,強調心理學是一門以預測與控制行為為目標的客觀實...
行為論;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又稱為行為學派,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於1913年所創立。其主要特徵為注重實驗與觀察,各種外顯行為,且探討環境對行為的影響。個體表現於外的反應是構成行為的基礎;強調外在環境的控制與訓練的價值。患者個體表現於外的反應,是經由制約作用的結果。舞蹈治療採用行為理論基礎,觀察肢體活動,記錄其外顯行為,並利用各種舞蹈律動的技巧與團體互動來修正或強化其行為
《張氏心理學辭典》 1992年、《心理學》民國六十九年。
行為主義課程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主義強調心理學必須符合一般科學共守的客觀、驗證、解釋、預測、控制等基本原則,以華生(John B. Watson)、桑代克(E.L. Thorndike)、巴夫洛夫(I.P. Pavlov)、施金納(B.F. Skinner)等為代表。行為主義對課程發展的影響,最明顯的是目標模式的興起。目標模式將學習視為原料,教學者就像操作員,學校就像工廠一般將學習者加工為產品。學校被視為工廠,因此特別重視生產的標準化、計畫性及效率化。今日課程發展重視輸入─產出,成本─效益,手段─目的的觀點,其實是工廠隱喻的原型。因此行為主義強調學校課程的主要功能在發現有效的手段,以達成預先決定的、毫無問題的目的,學...
行為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評量(Behavior evaluation)在日常生活中,由評量者對個人實施行為評量,這種評量資料是慢慢累積的,在對這些資料來做判斷或解釋。行為評量廣泛的應用在教育與企業的人員工作考評情境上,它重視系統的調查,由評量所得到的資料有助於做人事決策,例如:學校單位主管想要了解職員的工作表現,以便作工作績效評估,評估成績優良的職員給予加薪晉級,這時就需要使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