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96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切膚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身感受到的痛苦。形容極為深刻難忘。《聊齋志異.卷七.冤獄》:「受萬罪於公門,竟屬切膚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認」。
有感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感觸而表示出來。如:「他親身經歷後有感而發的話,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
以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尊》載,漢代王尊,是位廉潔奉公、處事嚴明、不畏豪強的官吏。在他小時候父母親過世後,就跟著伯、叔父,以幫人牧羊維生。他十分好學,牧羊之餘,熟讀史書,日後也因此而有機會擔任官職。元帝時,他被擢升為安定太守,一上任就發出公告給所屬縣衙,告誡官吏要以身作則,當人民的表率,革除貪婪鄙陋的惡習,明察謹慎的盡守職責,不要無視法律尊嚴,而親身去試探。後來「以身試法」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無視於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更顯得難能可貴。「不交睫,不解衣」,形容文帝不睡覺,不寬衣,時時刻刻在母親身側照料。這樣的形容雖然過於誇大,但文帝親侍湯藥的行為確實值得稱頌,也因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目不交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經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親身遭遇接觸。《南史.卷二四.王裕之傳》:「凡所經歷,務存不擾。」《紅樓夢》第四八回:「哥哥果然要經歷正事,正是好的了。」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身經歷就不能增長一些見識,是說經驗能使人增長智識。《紅樓夢》第六○回:「小蹄子,你走罷。俗語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該來質問著我。」《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但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已是過去的事情,也不用談他了。」也作「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士修道的場所,或道士所奉的神廟。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中空無一物。《西遊記》第二回:「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亦沒有一點憑藉。《孤本元明雜劇.陳母教子.第四折》:「他將那孩兒錦親身托獻。這的是苦百姓赤手空拳,我依家法親責當面。」
己飢己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別人受飢受溺,就像是自己親身受苦一樣。指同情別人的苦難,並以解除這些苦難為己任。語本《孟子.離婁下》。[例]最近電視上經常播出非洲災區的饑荒畫面,希望能藉此喚起國人己飢己溺的精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