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行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用每頁八行信紙所寫的書信。後指社交場合中較正式,或有關人情推薦所寫的書信。如:「現代透過考試甄選人才,早就不再時興八行書了。」唐.李冶〈寄校書七兄〉詩:「因過大雷岸,莫忘八行書。」
禮樂崩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章制度、禮樂教化遭受破壞,道德規範、社會綱紀蕩然無存。宋.陸游〈書郭崇韜傳後〉:「又承天下大亂,禮樂崩壞之際,難顧典禮人情,亦難其事。」也作「禮壞樂崩」。
昏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昏迷不清醒。唐.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開船,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
風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的強弱或所吹的方向。唐.李咸用〈詠柳〉詩:「解引人情長婉約,巧隨風勢強盤紆。」
禮有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禮尚往來」。見「禮尚往來」條。01.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六.居喪所守》:「禮有往來,人情之相望也久矣,不可以徒受也。」
吾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同輩朋友的尊稱。唐.韓愈〈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詩:「雲夫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鹹。」《儒林外史》第三○回:「人情無過男女,方纔吾兄說非是所好。」
書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溺於書籍而不通人情世故的人。《紅樓夢》第七五回:「可以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何必多費了功夫,反弄出書呆子來。」《文明小史》第四○回:「堂倌見他們雜七雜八,穿的衣服不中不西,就認定是學堂裡出來的書呆子。」也稱為「書痴」。
夙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累積下來的怨仇。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齣:「我看人情已變,朝政日非;且當道諸公,日日羅織正人,報復夙怨。」也作「宿怨」。
應權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就是這個意思。後來更有「權變」一詞,用來指隨機應變。因為權變即為人情通達的表現,所以又有「通權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故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地,指曾經到過或居住過的地方。如:「故地重遊,卻已物是人非,教人情何以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