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01.6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人情。《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狂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誕而違背人情事理。《國語.周語下》:「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轉易之名,有過慝之度。」《三國志.卷二九.方技傳.管輅傳》:「輅曰:『與死人語,何所畏邪?』舅大怒,謂輅狂悖。」
民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民政、政事。《左傳.莊公二十七年》:「諸侯非民事不舉,卿非君命不越竟。」《文選.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節理人情,恤隱民事。」
罔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主3>喜怒無度,嚴誅無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錯4>,則人反其故。不5>,則法數日衰,而國失固。芒主通人情以質疑,故臣下無信,盡自治其事,則事多。多則昏,昏則緩急俱植,不,則見所不善。餘力自失而罰,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姦臣,下無侵爭,世無刑民,故一人之治亂在其心,一國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論語.子路》。 (2) 惠王:本文所提「七主」,唯獨此處作「王」,疑為「主」之誤。 (3) 振主:擅作威福的暴君。 (4) 錯:通「措」,安置。 (5) :通「悟」,覺悟。〔參考資料〕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
女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者對年輕女孩的稱呼。如:「妳這女娃實在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死有餘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蓋奏1>當之成,雖咎繇2>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3>。何則?成練者眾,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為一切,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之吏。 〔注解〕 (1) 奏:古代臣下向皇帝上書或進言。 (2) 咎繇:音ㄍㄠ |ㄠˊ,相傳為...
風情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光與人情的景象。如:「陽光、沙灘、椰子樹,好一幅南國風情畫。」
合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會合。宋.劉仙倫〈繫裙腰.山兒矗矗水兒清〉詞:「船兒似葉兒輕,風兒更沒人情,月兒明。廝合造、送人行。眼兒蔌蔌淚兒傾。」也作「造合」。
匈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亂不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南史.卷七十.循吏傳.沈瑀傳》:「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計;若不早圖,眾散難合。」
貴手高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抬貴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代邵雍〈謝甯寺丞惠希夷罇〉詩中有兩句寫到「能斟時事高抬手,善酌人情略撥頭」,大意是:既能審度當時的事情狀況,適當的抬高手寬容對方;又善於考慮人情事故,稍微的轉頭掉轉方向,顧及情理。後來「高抬貴手」這個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作請求寬容饒恕的客套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