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5.40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住性命,所以我來向你賀喜。」徐公聽了莫名其妙,就問他原因,蒯通說︰「你為官時殘害了不少無辜的人命,人民都想要殺你,只是害怕刑法,不敢動手。現在天下大亂,律法已經失去威嚇的作用,他們還會放過你嗎?」徐公聽了很害怕,又問︰「那你為什麼又說我可以保全性命?」蒯通繼續說道︰「武臣聽說我有點名氣,所以派人來徵詢我的意見,我現在正要去見他。我打算告訴他︰『如果每城池都要直接攻打,並不是最好的戰略,只要按我的方法,就可以不戰而勝。』他一定會問我︰『你有什麼方法呢?』我就要說︰『以范陽為例,這位縣令貪財怕死,早就想要投降了。但是他投降之後,如果你把他殺死,到時各城的官員都會互相傳告,說:范陽縣令雖然投降,仍...
民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主權屬於全體人民的政治體制,施政以民意為準則,人民得依法選舉民意代表,以監督政策運作。
赤地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奢侈浮誇,以致國力耗盡,百姓流離失所,半數人口死亡,到處發生蝗災,寸草不生的景象綿延數千里,甚至人民相食,國家遭到這樣的損失,到現在還沒完全恢復。武帝既然對人民沒有什麼恩澤,實在不應該為他制定廟樂,予以尊榮。」在夏侯勝的獨特異議中,便用了「赤地數千里」來形容當時災荒嚴重、民不聊生的可怕景象。後來「赤地千里」這句成語就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災荒後廣大土地寸草不生的荒涼景象。
汙名化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同化。註1目錄1 汙名化認同相關事件1.1 汙名化認同之於台灣原住民1.2 汙名化認同之於非洲地區人民2 參考資料 汙名化認同相關事件 汙名化認同之於台灣原住民台灣早期漢人看待原住民持較負面的態度,此現象可自漢人對原住民的行為舉止中發現,其中包括對原住民冠以「番」、「山胞」等具負面意義之詞彙,且對於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習慣,也一貫以相同的價值觀與方式加以排斥、壓抑甚至盡力去除。對於原住民而言,這是一種漢人對於其隸屬之族群的「污名化」作為,然而作為被漢族統治的原住民,在長期接受汙名化的社會傳播與漢人本位的教育之下,甚至自身...
邊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離國家中心區域的邊境,與內地對稱。在中國大陸,邊疆範圍,一般分為地理邊疆(即國防邊疆)、人文邊疆(又分民族、文化、政治邊疆)、歷史邊疆三種。《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何物強藩,誘致鄰寇,蕩搖我邊疆,俘殺我人民!」《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朕在位三十五年,幸託天地祖宗,海宇昇平,邊疆無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不怕死,為何還要用死來威嚇他們?用以表示對虐政所提出的警告。當人民生活困厄,生不如死時,雖有嚴刑峻法,也無法對人民產生制約的力量。《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自卑情結(inferiority_complex)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9)2.Alfred Adler (2006). 兒童的人格教育(彭正梅、彭莉莉譯)。上海市:上海人民。(原著出版於1930) p.53、643.Alfred Alder (1987). 自卑與超越(黃光國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32)
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凡可以適用之公法、私法及與法律有同等效力之條約,均為法則,較法律範圍廣。[例]人民團體的組織與活動,須遵守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的法則。
辛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沈的詞風。他的詞絕大部分是反映收復中原統一中國的意志和對投降派偏安誤國的痛恨,這就集中地表現了當時人民反抗民族壓迫、渴求統一的願望和要求,成為幾百年來一直振奮鼓舞人民愛國精神的名作。晚年韓侂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蘇辛」。 詩作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
荼毒生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害人民。明.屠隆《曇花記》第三二齣:「曹操,你當時翦滅王室,荼毒生靈,覷天子如小兒,辱公卿如奴隸,你今日英雄那裡去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