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會建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不屬於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國防而與人民生活福利有關的社會性建設。
社會調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人、團體與團體,或文化與文化之間,彼此相合,維持諧和的關係。
書香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人愛好閱讀的社會。如:「廣設圖書館,有助於建立書香社會。」
兒童社會參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社會參與」廣義而言,指在兒童社會化的發展過程中參與社會的經驗,若經驗是愉快的,就會比較主動;就狹義而言,是環境中所提供兒童社會參與的機會與行為。
  社會參與幫助兒童學習以社會所接受的方式表現行為、發展合理的良知、學習適當的社會態度,也可得到情緒的支持和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等。
  社會參與的發展是循序漸近的,大致而言,二歲以前是被動的,接受成人的愛與照顧,與照顧者產生依附的關係。
  二歲以前的兒童多半獨自遊戲,與同儕在一起也互不相干,三歲兒在一起時互動仍不多,除非玩具被搶,三歲至四歲開始一起玩,同時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人。
  進入小學之後稱為「...
成熟的社會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充分適應社會生活的行為表現即「成熟的社會行為」。兒童成熟社會行為的標準乃依據其發展成熟的程度,與同年齡兒童的社會行為常模作比較;一般兒童社會行為的發展包括:(1)具備成熟的社會行為;(2)扮演社會所讚許的行為;(3)建立圓滿的社會關係。成人成熟社會行為的標準則包括:(1)表現個人生活、工作及與人相處的行為及樂趣;(2)有效適應不同的社會團體的行為;(3)對適應社會肯用心、有信心及成就感。
  社會行為必須發展得相當成熟,才能與別人圓滿相處,進而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及歸屬感,否則不能適應社會環境,產生社會適應的問題。
  個體由出生至青年期,隨身心成熟及社會經驗的增加,...
社會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決定」是指社會法則執行的決定性,其出發點為:人是社會關係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的行為由社會環境或社會文化所決定,其他如經濟、歷史、政治等也能共同決定。
  社會文化的決定是共同的決定,並非單方的;這種決定的拘束力很強,必須遵守,如法律就是如此,特別是經過判決以後,其拘束力更強。
  社會文化中決定次強的拘束力為道德與風俗;這些流傳長久的傳統,可以決定人的行為,如有牴觸將會受到社會大眾的指責。
  社會決定的性質,過去與現在不同,過去封建社會對於行為的決定是宗法,現在的民主社會則是輿論。
社會認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認識論是一種知識的社會理論或是知識的社會科學,並以認識論為基礎。也可以說,社會認識論是有關知識或資訊的社會面向之研究,其試圖找出社會力量在知識產生、評估、傳播和確認有效性之過程的影響。傳統的認識論旨在獲得真實信念的認識過程,社會認識論則探討社會實踐或互動對人們的真實信念的價值影響,或者說人們的知識和經驗是社會互動和協商的結果。因為,社會認識論主張人們的知識是集體的產物,經由人與人或人與物或環境的互動、交換而建構起來。理論上來說,社會認識論是很重要的,因為社會在知識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同時也有實踐上的重要性,例如它在資訊相關的社會機構中所扮演的角色。Goldman (2001)....

Goldman (2001). Social Epistemology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Retrieved Octobe 5, 2010, from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epistemology-social/.S. Fuller (1988). Social epistemology in James H. Collier (2010), Social Epistemology: A Journal of Knowledge, Culture and P...
資訊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社會
工業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業化後的社會,一般認為是繼農業社會之後出現的階段,在經濟生產以及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人類活動,均有相應的變化和發展,如機械化的大量生產與高密度的社會分工。
社會需求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需求模式是研訂教育發展計畫的一種模式或方法。所謂社會需求,包括個人與團體二種層面的需求。就前者而言,是個人與家庭對於教育層次、類別的需求,質言之,冀求接受較多或品質較好的教育。不過,個人對於教育需求的多寡,也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如果勞動市場希望進用較高教育程度的就業者,則個人勢必接受較多的教育才能適應工作條件的需要。就後者而論,則指國家與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於不同教育程度的需求,教育制度或產出必須與之相配合。
  社會需求的內涵除考慮個人及社會的因素外,尚須兼及文化及政治的需求。所謂文化的需求,是人民經由接受教育的結果,對於一國之文化可以負起承先啟後,發揚光大的責任與義務;所謂...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