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4983 ms
共 10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山腳。《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三》:「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
冉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行,生怕傳染了人家。孔子卻從未因冉伯牛患有惡疾而嫌棄他,並常在弟子中稱道他的德行,將他與顏回並駕齊驅。 思想沒有特殊記載 著作沒有特殊記載 評價冉伯牛以德行著稱,是一位德行高尚的君子,為人「危言正行」,是孔門四科十哲之一,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仲弓齊名。《論語‧先進》曾經記述孔子對弟子冉伯牛的評價:「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孟子在評論孔門弟子時則把他列為德行的首位,可見其在仁德上確有令人讚賞之處。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
|
間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途崎嶇艱險,不易行走。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向者,陛下間關海道,危如累卵。」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三齣:「我張世傑,為國驅馳,間關二三萬里。」也作「閒關」。
|
回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為酬謝回紇助戰的功勞,答應已絹帛購買回紇的馬匹,每馬一匹換絹四十匹,比實際馬價高出許多。回紇每年驅趕病弱不堪軍事使用的馬數千至數萬匹來到中原,換取茶葉、各種手工業品以及大量的絹帛。回去的時候,滿載綾羅綢緞以及各種物品的車子,不絕於道。絹帛的數量遠大於回紇所需,就經由西域人中最擅於經商的九姓胡之手,運銷到中亞與歐洲,賺取巨額利潤。唐朝方面明知損失很大,付帳實很不甘願,最後還是結清,只好當作購買北境平安而支出的費用。 回紇漢化回紇原是遊牧民族,長期與中原接觸,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在國內興建不少城郭與宮室,建築物的裝飾有著明...
|
桃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相傳有神荼、鬱壘二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時於門旁設兩塊桃木板,上面書寫二神之名或畫上其圖像,用以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人相比?」諸葛亮回信說:「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英布、彭越)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及黃忠官拜後將軍,他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幸得諸葛亮和費詩解說,關羽才接受。而糜芳、士仁、潘濬都與關羽不和,其中糜芳、士仁都怨恨關羽輕視自己。當關羽出征樊城,糜芳駐守的南郡城失火,燒毀了很多軍器,關羽責備了他。後來關羽又命令糜芳、士仁準備軍糧,二人「不悉相救,」關羽就說待回軍時便處罰他們,二人不安,而在後來呂蒙來襲時投降東吳。不過,應當指出的是,關羽並不是和所有同僚的關係都差,諸...
|
同歸於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孤及(西元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唐代散文家。獨孤及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以儒家典籍為治學方向,長於議論,強調立範誡世,不以詞藻華麗取勝。在〈祭吏部元郎中文〉中,獨孤及悼念猝逝的友人,舉了彭祖與殤子為例。相傳彭祖活了八百歲,殤子則是未成年而死之人,兩人活著的時間雖然差距甚大,最後卻都必須歸於死亡。因此在通達生命的智者看來,死亡不過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需要為此感到嘆息。後來「同歸於盡」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同毀滅或死亡。
|
膽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膽量與見識。《三國演義》第七六回:「孤用兵三十餘年,未敢長驅逕入敵圍。公明真膽識兼優者也。」《紅樓夢》第一六回:「自此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有了這樣的事便恣意的作為起來,也不消多記。」
|
向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傍晚。唐.張籍〈猛虎行〉:「向晚一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唐.李商隱〈樂遊原〉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有3000~4000名漢人喪生。(註3,4) 觀點根據學者鄭維中的研究,將郭懷一事件當成「抗荷」先驅的說法並非一開始就有,最先可能起於連橫的《臺灣通史》。在《臺灣通史‧關征志》的記述中,連橫將郭懷一事件視為漢人拓墾的連續過程,隱去原住民在事件中「抗漢」的角色,頗具漢族中心主義。而將郭懷一事件當作荷蘭人失去臺灣的解釋方式,則起自聯合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末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揆一將費爾堡(Nicolaas Verburgh)當政時發生的郭懷一事件與失去臺灣連結,認定費爾堡需為失去臺灣負起責任,後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