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宿命思想,以為個人或團體的一切遭遇或變化,上天早已決,非人力所能更易。宋.戴復古〈望江南.石屏老〉詞:「注一生知有命,老來萬事付無心。」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從今後姻緣注姻緣簿,相思還徹相思苦。」也作「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去取可否。清.洪昇《長生殿》第二五齣:「眾軍不必鼓噪,暫且安營。待我奏過聖上,自有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法用語。意謂法的訴訟程序結束,判決已經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確,有把握。如:「今天風雨這麼大,我篤不用上班上課。」
2.安詳。如:「當大家慌成一堆時,他卻顯得很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敦勸梁王令〉:「白羽一麾,黃鳥底。」《南史.卷四.齊高帝本紀》:「信宿之間,宣陽底,此又公之功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測事情且做確。如:「擬進度」。《紅樓夢》第五三回:「你去問問你璉二嬸子,正月裡請吃年酒的日子擬了沒有?若擬了,叫書房裡明白開了單子來。」也作「以」。
目標設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目標設理論(Goal-Setting Theory)2 目標設理論(Goal-Setting Theory)的通則3 目標設理論(Goal-Setting Theory)的啟示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目標設理論(Goal-Setting Theory)目標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毅不動搖。《論語.季氏》「不學禮,無以立」句下宋.朱熹.集注:「品節詳明,而德性堅,故能立。」也作「堅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事情做判斷與主張。《史記.卷三.殷本紀》:「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於冢宰。」《漢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丙吉》:「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後決大策。」
2.一。《朱子語類.卷一三一.中興至今日人物上》:「若欲與湯進之同做,決做不成,後來果如此。」宋.陸游〈一百五日行〉詩:「眼中青山身後塚,此事決君何疑。」
3.堅決的意志。如:「他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決離開,看來是留不住了。」
4.對事情做出結論。如:「重要的提案,在今天的會議上必須有個決。」
老僧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修行很好的老和尚住在境中。後形容一個人正襟危坐,不受外境的誘惑。《孽海花》第二○回:「看時,卻是個黑瘦老者,危然端坐,彷彿老僧入一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