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將蘇秦的這個比喻引申成【鷸蚌相爭】,來形容雙方不和,相爭不休,卻讓第三者占了便宜。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與自己的同伴要好好相處,不要為一點小事,就爭個不停,否則,必將被有野心的外人從中占了便宜。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蚌鷸爭衡、蚌鷸相爭、漁翁之利 相反詞相安無事、和平共處、和睦相處 5.例句每逢年終各大百貨公司推出打折促銷活動,業者鷸蚌相爭,結果最大的贏家就是消費者。參考資料 (1)馬玲華 著「成語選粹」,p.44-45,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odeling)象徵模仿是指學習者對楷模人物所模仿者,不是他具體的行為,而是其性格或其行為所代表的意義。例如:電影、電視、兒童故事中所描述的偶像型人物,在他們行為背後所隱示的勇敢、智慧、正義等性格。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抽象模仿是指學習者觀察學習所學到的是抽象的原則,而非具體行為。例如:算術解題時,學生從教師對例題的講解中,學到解題原則。 (四)模仿學習非機械式反映斯金納認為學習是一種機械式的反應,而班杜拉並不認同,他強調在即便觀察同樣的情境,依照個別認知判斷的中介作用後,個體反映議會有所不同。...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的時間,被有扈氏知道了,他不但不敢舉兵來侵犯夏朝,倒反而心甘情願地來歸順降服了。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先加檢討,反躬自問,找出自已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加以改正,唯有持這樣態度的人,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功與勝利。 解釋 自已檢討反省一下,自已的缺點和弊病。 詞意 相似詞:反躬自問.反躬自省相反詞:怨天恨地.怨天尤人 例句 對這項工作的失敗,他不責怪屬下,「反求諸己」,認為是自己疏失.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內容3 意義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故事內容《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有一天楚王對田鳩說:「墨子之學是當代非常著名的學說,它的內容很好,但文詞卻多不美妙,是什麼原因呢?」田鳩就說了兩個故事,其一是:「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賣珍珠,他用木蘭木作了一個裝珍珠的盒子,用香木薰得香香的,盒子外面用翡翠和玫瑰來裝飾。結果鄭國人買了他的盒子,卻將珍珠退還。那楚人可說是擅於賣盒子,卻不擅於賣珍珠了!現在發表言論的人,都用巧妙的言辭;作君王的,只喜歡看這些美妙的言辭,卻忽略了這些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是由一方對另一方進行。如:「有事相煩」、「實不相瞞」。《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
沉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主旨在論述常人判別事物的準則不一樣,他則主張一切人與物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都是等齊的。莊周藉著王倪之口說:「毛嬙和麗姬是人們公認的美女,但是魚見到她們趕緊潛入水底,鳥見了她們立刻向高空飛去,麋和鹿見到她們則飛快跑走。」因為魚、鳥、麋、鹿四種動物不辨美醜,即使見到美麗的女子也如同見到其他人般趕緊逃離,藉此傳達世間無絕對的是非美醜的觀念。「沉魚落雁」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意沿用魚、鳥因見毛嬙、麗姬等絕色美女而驚畏躲避,借此來讚美女子的容貌美麗出眾。宋朝無名氏《錯立身》第二齣:「看了這婦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即以「沉魚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的...
明哲保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這裡的「明哲保身」顯非原來用法,於是「明哲保身」這句成語就從原來積極贊頌的意義,一轉變成消極退守的意義了。
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旨、意義。如:「這個字的意思怎麼講。」
雋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美而意義深長,耐人尋味。
符號互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1) 原則Blumer所提出的符號互動論三大原則乃是:壹、「人對事物採取的反應,乃是由事物對於人之意義所產生的。」貳、「事物對人的意義,則源自於先前的社會互動。」參、「社會行動是由個別行動的結合,而產生的。」(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符號互動論英文關鍵字: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參考文獻註1:吳逸驊。圖解社會學。易博士。 P.210註2: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41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