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賠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便宜不但沒有占到,反而吃大虧。參見「陪了夫人又折兵」條。《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悔》:「當初桂生欺負施家,不肯應承親事,誰知如今不為妻反為妾,雖是女孩兒命薄,也是桂生欺心的現報。分明是:周郎妙計高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程朝奉只得忍氣吞聲,不敢回答一句。又害那趙孝打了屈棒,免不得與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錢與他,尚自喃喃吶吶的怨悵,這教做『賠了夫人又折兵』,各自散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量詞:(1)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兩頭蒜」。(2)計算事情的單位。如:「一頭好親事」。《水滸傳》第四五回:「只要證盟疏,也是了當一頭事。」
萬劫不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獄,雖經萬次世界毀滅那麼久的時間,也不易投胎為人。在佛教經典〈梵網經菩薩戒序〉中,勸人要「自知有罪當悔,悔即安樂,不悔罪益深」,意思就是要人如果自知有罪,要能悔才能安樂;不知悔,將加深罪惡。這篇經文另外還說:一個人如果不對罪惡存有戒慎之心,就容易縱情懈怠,所以不要輕視小罪過,以為沒有關係。要知道罪惡之心就像小水滴,不去理會,終究會積滿成大缸水,那就是大罪惡了。一個人在剎那間犯了罪過,死後將墮入無間地獄,雖歷經萬劫那麼久的時間,也不易回復人身。這就是「萬劫不復」這句成語的出處和原義了。後來「萬劫不復」被用來比喻無法挽救的行為或命運。例如:「他的毒癮已深,已淪入萬劫不復之境,想救也來不及...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ě zhuó fǎ釋義︰猶「擢髮難數」。見「擢髮難數」條。 01.清.褚人穫《堅瓠八集.卷三.目》:「臣今求哀悔,數其罪而請禱,……諸如此類,不可擢髮。」 參考詞語︰擢髮數注音︰ㄓㄨㄛˊ ㄈㄚˇ ㄕㄨˇ漢語拼音︰zhuó fǎ shǔ釋義︰抓起頭髮數數。見「擢髮難數」條。 01.清.李漁《凰求鳳.第一五齣》:「這罪名不淺,這罪名不淺!便是罄竹書,擢髮數,也說不盡許多不善。」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君臣,正言素不能文辭,又為兵刃所迫,流汗浹背,不能下筆。」 02.《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悔》:「猛然驚醒,流汗浹背,乃是一夢,身子卻在寓所,天已大明了。」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意想不到的喜事而特別高興。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悔》:「桂生喜出望外,做夢也想不到此。接銀在手,不覺屈膝下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填飽肚子。同「餬」。《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悔》:「自耕自食,儘可糊口。」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在快要破戒的最後關頭,他心中動念向佛陀求救,佛陀受到感應立即派文殊菩薩將他救回。回來後在佛陀座前悔,恨自己平日沒有用心修持,以致道力不足不能抵抗魔咒,請求佛陀開示修持法門。佛陀就問他:「你的心在何處?」他回答:「我的心在我的身體裡。」結果被佛陀否定了。可是他不服氣,接著相繼提出七種答案,但都一一遭到佛陀的否定。這時候他起身,露出右肩,右膝著地,雙手合十,請求佛陀大發慈悲開示眾生,使眾生能夠認識自己的真心本性,說完隨即行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的大禮。「五體投地」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在《翻譯名義集.眾善行法.槃那寐》中記載:「三頭至地者,即五體投地,故大論云:『人之一身,頭最為上,足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實行、履行。如:「實踐」。《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踐禮,敢固辭。」《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悔》:「以踐前誓。」
幸災樂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悔》:「每見吳下風俗惡薄,見朋友患難,虛言撫慰,曾無一毫實惠之加;甚則面是背非,幸災樂禍,此吾平時所深恨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