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看你枉做了個男子漢,這些事沒有決斷,如何做得大官?我有個捷徑法兒在此,到也一勞永逸。」
|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立為大司田;王子城父善於領兵,能夠激勵士氣,讓士兵們不畏死亡,衝鋒陷陣,可以立為大司馬;賓胥無決斷獄訟十分公正,不會濫殺無辜,可以立為大司理;東郭牙能夠犯顏直諫,不怕得罪君王,可以立為大諫之官。論到管仲自己時,他認為上述五人,每個人個別的才能都比自己強,但若桓公想要稱霸諸侯,只有自己可以輔助桓公做到。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十分贊同,便按管仲的意思,授予五人官職,讓他們聽命於管仲,為齊國效力。其中描述王子城父時,原文就用了「視死如歸」,後來「視死如歸」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為了理想而不怕犧性生命,無所畏懼。
|
垂簾聽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專制時代,皇帝年幼,由母后代位坐於簾後,以決斷國事。[例]清穆宗年幼登基,由慈禧與慈安兩后共同垂簾聽政。
|
暢所欲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我的這些言論是有遠見的。但是紙張都寫完了,還是不能盡情地將心裡所想說的話全部講出來,只好請你自行決斷。後來「暢所欲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痛痛快快、毫無顧忌地把想說的話全部講出來。出現「暢所欲言」的書證如明.李清《三垣筆記.卷上.崇禎》:「熊司副開元請對,意在攻周輔延儒,故請屏人,諸臣請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請退,則諭止之,故開元不能暢所欲言。」即指熊開元當著周輔延儒的面,不能毫無顧忌地把想說的話全部講出來。
|
於心不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內心憐憫而狠不下心作某種決斷,多表示對受害者的同情。如:「他心腸軟,總因於心不忍而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官場現形記》第五七回:「這個兇手,如今無故打死了我們中國人,倘若就此輕輕放他過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撫憲同職道,亦覺於心不忍!」
|
判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剖斷、判定、決斷
|
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決斷。《荀子.儒效》:「若夫譎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
委決不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難以決斷
|
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兌(☱)上。象決斷之義。
|
果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敢決斷,毫不猶豫。《紅樓夢》第二二回:「誰想黛玉見寶玉此番果斷而去,故以尋襲人為由,來視動靜。」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