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132 ms
共 3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感覺記憶SMS、短期記憶STM、長期記憶LT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秒。感覺記憶中的訊息通常以很快速度消褪,對輸入訊息儲存時間極短,若不即時處理傳送至短期記憶,很快就會消失;此外,感覺記憶對每一收錄訊息有限,即使一眼瞥去視野所及範圍內的刺激項目很多,但所能記憶者也只是其中少數。 短期記憶短期記憶是介於感覺記憶與長期記憶之間的中介記憶(intermediate memory process),又稱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其容量(sensory span)約為5-9(7加減2)的單位或數字,是非常有限的短期儲存(a short-term store)。儘管與感覺記憶相比,...
|
壽終正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指事物消失、滅亡。[例]那臺舊錄影機零件嚴重磨損,再怎麼修也沒用,已告壽終正寢了!
|
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消減、消失。如:「褪色」。《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腮邊紅褪青梅小,口角黃消乳燕飛。」
|
潛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念等,這些都是經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之下所產生的;書本上的知識,也許在三年,五年後,就在我們的記憶中消失了,但是這種價值觀念,人格養成,卻會影響我們更深更遠
|
杳如黃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來是一個駕著鶴的仙人。仙人到了樓中,荀瓌立刻請他把酒言歡,好好地招待了一番。後來仙人再度跨鶴騰空,消失在遠方。到了唐代,詩人崔顥做了一首〈黃鶴樓〉詩:「昔人己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描述當年乘著黃鶴而去的仙人,再也沒有回來,只留下這座黃鶴樓,和悠悠白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杳如黃鶴」,用來比喻一去不返,無影無蹤。
|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氣,第一通鼓響時,士兵的勇氣最旺盛,第二通鼓響,士氣就會稍微衰退,等到第三通鼓響,應戰的勇氣就已經消失殆盡了!這次和齊軍作戰,他們擊了第三通鼓,我們才擊第一通鼓,正是敵人的勇氣大減,而我們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我們才能打敗敵人。然而像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所以下車查看,看到他們的車跡混亂,旗幟也散亂地倒下時,可以斷定他們是真的被打敗了,才敢放心地乘勝追擊。」後來原文中的「一鼓作氣」,就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事。
|
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停止、消失。如:「止息」、「息怒」、「川流不息」。《漢書.卷四八.賈誼傳》:「百姓素樸,獄訟衰息。」
|
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庭抗禮」原作「分庭伉禮」。《莊子.漁父》中曾記載一段關於孔子的故事。有一天,孔子帶著弟子到郊外遊玩,遇到一位老漁夫。孔子與他談話後,覺得他見多識廣,談吐不俗,似非普通人,便問他住處,想再上門多向他請教些道理,沒想到漁夫卻不理會,撐船而去。孔子相當敬重他,站在岸邊一直等到他人影消失後才離去。他的學生子路無法理解老師何以如此尊敬一位漁夫,便問:「學生侍奉夫子您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從沒見過有人這樣對您。以往天子諸侯接見您,沒有不以相稱的禮節對待,您總還有些高傲不屈的神色。今天這位漁夫對您無禮,您卻彎腰屈身,對他如此恭敬,有點不合理吧?」孔子便趁機教育子路,指出人無貴賤之分,只要懂得道理,都值得尊...
|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背景2 偷渡名詞3 相關俗語4 參考書目 背景雖然臺灣在1684年納入清朝版圖,清朝政府卻因為治安上的考量,禁止中國內地居民移民臺灣。清朝政府對於違禁偷渡的處罰規範相當嚴厲,不但協助偷渡的船戶與偷渡者要受罰,失職官員也須接受處份。但是移民臺灣的嘗試始終沒有消失,反而是偷渡者千方百計逃避關口檢驗、渡過艱險的黑水溝(今臺灣海峽),也因此造成許多慘劇。(註1) 偷渡名詞灌水:許多中國內地窮困人民渡海到臺灣謀生,卻因為鮮有積蓄而難以回鄉,家鄉的父母妻子急需給養卻礙於渡臺禁令,常有人鋌而走險,賄賂船戶冒名偷渡。女姓偷渡者會...
|
漣漪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改變情況,只會造成學生的不安、焦慮與迷惑。且他發現漣漪效應在開學的第一天最顯著,並隨著時間而漸漸消失。一般善於教室管理的教師有許多共同行為特徵,而責罰某一學生時避免產生漣漪效應就是其中之一。康尼對漣漪效應加以解釋:教師責罰某一學生後,對班上其他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如果教師在責罰某一學生時,不但情緒上表示怒,且言詞上也對學生人格加以批評,這樣不但未能糾正該生錯誤的行為,反引起其他學生對他的同情,甚至於因此對教師的做法產生反感。所以教師責罰學生時最好避免在憤怒下,對學生做出人格上的侮辱。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