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453 ms
共 3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步步為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步為營」是指軍隊前進,每一段落,即設立據點,以防敵人攻擊。「步步」就是每一步,強調小心謹慎的態度。這句成語原本是種用兵之法,可以在《三國演義》第七一回看到例子。這一回的情節寫到:魏國與蜀國彼此交戰數次,互有勝敗。在一次戰役中,蜀軍派黃忠及法正駐守於天蕩山,打算攻取定軍山,且劉備親自領兵欲攻下漢中;而曹軍方面,則派了夏侯淵、張郃應戰,曹操也親自出兵征討劉備。在黃忠和法正屯兵於定軍山口時,數次向夏侯淵挑戰,但夏侯淵一直堅守不出。有一天,士兵通報黃忠,說曹兵下山來挑釁,黃忠欲出兵迎戰,部將陳式則自告奮勇,願意出兵抵擋。於是陳式領兵出山口,與曹兵夏侯尚交戰,沒多久,夏侯尚詐敗而逃,陳式繼續追討,到...
|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下達的命令,到晚上就改變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宋.范祖禹《唐鑑.卷一九.穆宗》:「凡用兵舉動,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不知所從。」《明史.卷一八一.劉健傳》:「即位詔書,天下延頸,而朝令夕改,迄無寧日。」也作「朝令暮改」。
|
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敬服。《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漢書.卷三四.黥布傳》:「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文字上談論用兵的策略。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後用「紙上談兵」比喻不切實際的議論。
△「紙上空談」
|
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悉。通「諳」。《晉書.卷二四.職官志》:「及蜀破後,令勰受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制,勰悉闇練之。」
|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舟共濟」原作「同舟而濟」。《孫子.九地》曾說到用兵要如「率然」。「率然」是生活在會稽常山的大蛇,如果攻擊牠的頭,尾巴就會來救應;攻擊牠的尾巴,頭部就來救應;攻擊牠的腰部,頭尾都會一起來救應。孫子認為善於用兵作戰的,指揮軍隊,也可以用這樣的做法。像吳、越兩國的人,一直是世仇,但是當他們同坐一條船,在遇到風雨的時候,也一定會團結一致,互相救助,如同左右手一般,合作無間,同心協力地度過難關。後來「同舟共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在古籍文獻裡,也另有類似的詞語,《鄧析子.無厚》云:「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意思是在同一艘船中,遇到風雨時,因為大家所...
|
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實的、荒唐的。如:「荒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太史公曰》:「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舊五代史.卷一○五.漢書.宗室傳.湘陰公贇傳》:「馮道謂曰:『吾平生不為謬語。』」
|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古人及古書作大膽之譏評。他在〈兵權〉一文中談到,以往的兵書多是在講述隊伍陣仗、攻守進退、紀律號令等用兵的方法,但真正到了戰場,並不一定受用,還是要靠智慧才能取勝。而直到《孫子兵法》這本書才真正觸及到用兵的智慧。書中所述的兵法包羅萬象,「百出不窮」,可因應各種戰況,而基本的原則就是「詐」,即是「欺敵」。後來「層出不窮」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接連出現,沒有止盡。出現「層出不窮」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我道:『這科場的防範,總算嚴密的了。然而內中的毛病,我看總不能免。』繼之道:『豈但不能免,並且千奇百怪的毛病,層出不窮!』」
|
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殊或奇險的事物。如:「出奇制勝」。《老子》第五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明.袁宏道〈袁中郎遊記.靈隱〉:「撮奇搜勝,物無遁形。」
|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第一通鼓,正是敵人的勇氣大減,而我們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我們才能打敗敵人。然而像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所以下車查看,看到他們的車跡混亂,旗幟也散亂地倒下時,可以斷定他們是真的被打敗了,才敢放心地乘勝追擊。」後來原文中的「一鼓作氣」,就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