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識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相當知識學問,並對政治、社會等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
核心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核心知識(core knowledge)是組織擁有之基本知識,包括策略及經營知識,此知識的豐富度可賦予該組織具特定能耐以使其他競爭對手無法輕易達到相同能力,但此知識並非能使該組織在該產業具長期的優勢,僅是具有在該產業立足的基本能力。其內涵包括可支援組織中最重要的目標與活動的知識、對組織活動有長期價值的知識、可促使組織中的核心活動具高績效表現、可證明在該知識的獲取及管理上的相關費用具足夠的正當性,以及可有效減少重複或解讀錯誤的知識。
管理核心知識包含下列三種階段: (一) 釐清核心知識的範圍:每一組織都是獨一無二的,儘管可能與其他組織提供相同的服務或產品,然而每個組織運作... Debowski, S. (2006). Knowledge Management. Sydney: John Wiley & Sons.Zack, M. (1999).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3), 125-145.
|
荀子知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在知識論上經驗與理性並重,其說主要見於〔解蔽〕、〔正名〕。他一面提出「學不可已」、「辨合符驗」的呼籲,強調積習經驗的重要;另一方面也主張「心有徵知」、「知通統類」的理論,肯定心知主動認知與推理的功能。
根據荀子學說,求知當由經驗積習著手,如〔勸學〕中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意即憑空臆想不如切實求學。在此需注意的是荀子所謂「學」是指複雜的文化經驗,而不是指單純的感官知覺。所謂「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誦經讀禮目的在積善成德,為學目的在成為品格完美的人。以此可說道德之知在荀子知識論中,是首要知識。道德知識不... |
知識構成興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所著〔知識與人類興趣〕(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一書之主要目的,在於重新探討理論與實踐、理性與解放間的差距。以人類知識構成興趣,奠定了溝通行動理論之初基。
哈伯瑪斯一方面反省馬克斯唯物論的實際社會觀,另一方面深思康德之超驗理性,提出一個辯證的「合」與「準先驗」(quasi-transcendental)以闡述人類生活中超驗功能。哈伯瑪斯所謂超驗功能是指構成人類先驗知識部分,即人類用以組織其經驗的認知興趣。此興趣可以確切地反應人類生活。因為此興趣乃植基於人類理性行動、自我反省與自我決定的能力上。 |
背景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景知識一詞的使用,主要是指我們要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所需要的先備知識;或是指我們在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其實已經不自覺地將此理論或學說,置於我們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內。
正如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的倡導者波帕(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認為:純觀察或實驗是不存在,雖然在我們設想的假設之前都有過一些觀察,但這些觀察總是要預先假定採納了一種參考框架、理論的框架。而這個預先已存在的參考框架,便是所謂的「背景知識」。 波帕的學生兼同事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推廣了波帕對背景知識的... |
學科教學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科教學知識也稱為教學內容知識。最早提出這個名詞的是蘇爾曼(Lee Shulman),他認為學科教學知識超越了學科專門知識的範圍,是屬於教學層次的學科專門知識。
蘇爾曼指出教師的知識可分成三大類,即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 簡稱PK)、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or Content Knowledge, 簡稱CK)和學科教學知識。教學知識強調的是教學的原理、方法、策略。學科內容知識強調的是教師對其學科領域之事實、概念和原理本身及其組織方式之知識的理解。學科教學知識強調的是教學時,教師知道如何呈現和有系統地陳述... |
洛克的知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洛克(John Locke)是古典經驗主義的開創者,一六三二年生於英倫半島的布里斯特(Bristol)附近小村。在牛津大學就讀時,即攻讀哲學及醫學。尤其對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及培根(F. Bacon)的學說深入探討。其後洛克的論點由經驗論的立場出發,於一六九○年出版〔人類悟性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一書,對人類知識產生的來源加以分析。在此書中洛克先確定了知識與其他的如臆測、信念、想法等,均屬於觀念,所以凡是浮現在心中的花、草、樹木,乃至數目或幾何圖形皆然。觀念是由經驗,或感覺(sensation)與反省(ref...
|
信念與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念」一詞通常包括幾個意義:(1)指同意或接受在某些命題(propositions)、陳述(statements)或事實(facts)之中的「真理」(truth),或是指默認某物之存在;(2)在宗教方面,信念或信仰指接受某個命題為真,但此命題未必完全能為理性(reason)證明;(3)信念指相信的對象與事物。
有些學者主張信念係生自一種對某個觀念、情感或想法之立即的、未加思索的接受;另一些學者則認為信念超越了未經批判反省的經驗態度之上,係經過深思熟慮的論證而成。由此形成兩種關於信念的理論,前一類主張信念是一種意識(consciousness)所具有之立即的特性,是「第一意向... |
知識統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統整(Knowledge Integrat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知識的孤立與分割零碎是學校教育結構的深層部分,而這在學科專業課程、課表及其他中學裡更是明顯。然而愈來愈多研究證實,比起分科課程,統整課程卻可以使知識更為學生所接受,且因為其將知識置於情境中,故對學生...
|
價值論的知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知識論的觀點及方法來探討價值問題所形成的研究領域稱為價值論的知識論。價值論(axiology)又稱為價值理論(theory of value);在傳統哲學體系中,價值論與形上學及知識論是三個哲學討論領域。價值論又分為倫理學及美學兩科目,討論「善」與「美」的意義及其價值。傳統哲學家將真理與價值分開來討論,知識論在追求真理,並不涉及價值問題。當代有許多哲學家,則反對將真理與價值命題分開,主張真理命題是價值命題的間接表達。這種主張造成另一種哲學的觀點,也就是以知識論的方法討論價值命題的意義及真偽等;探討如何知道個人或社會價值、價值與事實的關係及其相關之程度等問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