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神奕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緒高昂,有朝氣的樣子。如:「他看起來一天到晚都是精神奕奕的。」
|
無精打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精神,提不起勁的樣子。《文明小史》第五八回:「黃世昌只得無精打采的回去,孤孤悽悽的睡了。」也作「沒精打彩」。
|
精熟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熟教學理論源自於心理學之精熟學習的概念。其實際運作,就是教師將教學之目標與條件界定,確立達到何種表現標準為精熟,未達此一標準為未精熟。教師未使學生之學習達到熟練目標,需要將教學內容分成連續性之小單元。精熟教學成功之要素,在於進行...
|
精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心求進。《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其後學者精進,雖曰承師,亦別名家。」
2.聰明進取。《漢書.卷一○○.敘傳上》:「乃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分部收捕。」
3.佛教用語。為六度之一。指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的努力。南朝梁.蕭衍〈覺意詩賜江革〉詩:「唯當勤精進,自強行勝脩。」
|
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萬物的靈氣。《禮記.聘義》:「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
2.心神、神志。《儒林外史》第五回:「精神顛倒,恍惚不寧。」《紅樓夢》第二五回:「精神漸長,邪祟稍退,一家子纔把心放下來。」
3.思想或主義。如:「民主精神」、「科學精神」。
4.氣力、精力。《漢書.卷五一.鄒陽傳》:「雖竭精神,欲開忠於當世之君。」《紅樓夢》第六回:「這會子有人,我也沒精神了。」
|
精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精粹、精美的部分。如:「三民主義是國父思想的精髓。」
|
業精於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業的精進在於勤奮努力。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
精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純潔光亮。《淮南子.覽冥》:「於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
2.精誠。《禮記.祭統》:「是故君子之齊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
3.聰敏仔細。《漢書.卷七一.于定國傳》:「定國食酒至數石不亂,冬月請治讞,飲酒益精明。」《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們這位老師,做官做得忒精明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