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遵常理行事。後比喻違背社會俗尚,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也作「逆行倒施」。
深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危險或苦痛的地方。[例]毒品是罪惡的深淵,千萬不要因好奇而輕易去接觸。
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能抵罪。《漢書.卷五一.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使不潔之名,上累至尊,此則死有餘辜耳。」也作「死有餘僇」、「死有餘罪」。
鑄成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仍臆度。不量力所負,輕出千鈞諾。當時一快意,事過有餘作。不知幾州鐵,鑄此一大錯。我生涉憂患,常恐長罪惡。靜觀殊可喜,腳淺猶容卻。而況錢夫子,萬初事不作。相逢更何言,無病亦無藥。另可參考: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四》
漏網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可以逃脫,然而政治清明,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於教化,而不在於法令。後來「漏網之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
惡貫滿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作罪惡如繩貫錢,已周遍滿溢。語本《書經.泰誓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比喻罪大惡極,末日已到。元.無名氏《硃砂擔》第四折:「你今日惡貫滿盈,有何理說!」也作「惡稔貫盈」、「惡稔禍盈」、「惡稔罪盈」。
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罪惡、邪惡
未竟事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面對的部份,通常與逃避有關。阻礙個體成長與改變的,包括悔恨、憤怒、憎恨、痛苦、焦慮、悲傷、愧疚、罪惡、被拋棄等---明顯存在記憶裡但卻未曾表達的(亦常為負面而強烈的)情感,往往與某些特殊、鮮明記憶或想像連結一起。於是這些明顯留在記憶裡但內心未曾完全察識、未曾被充份體驗或未能表達出來的情感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徘徊,置於個體之中並渴望獲得滿足,因此影響到個體當下與環境的接觸,更在不知覺中進入現實生活,以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並藉由許多方式浮現,妨礙自我與他人相處。健康的個體能與環境發生良好的接觸(例如覺察、行動),充分發揮功能...
罪不容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罪大惡極、罪孽深重、罪該萬死、罪惡昭著、死有餘辜、惡積禍盈
烏托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英人摩爾(Thomas More,西元1478~1535)所著,西元1516年出版,分上下兩卷。上卷暴露及指責英國當時政治之腐敗、社會之罪惡,下卷則描寫其理想的社會,為一假想的島國。其中政治、經濟、法律體制無不盡善盡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