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3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瞻前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原本受到重用,擔任司徒的要職。但後來楚懷王決定與秦國交好,屈原看清秦國的計謀極力反對,懷王聽信了小人讒言,將屈原貶到楚國西北邊境的漢北。屈原雖然被流放邊疆,但心裡一直掛念著國事,憂心國家未來的前途,於是寫了〈離騷〉這篇文章,同時表明自己忠貞愛國之心。其中有段寫到為君者應有的德行,以古代的君王為例,像夏桀、商紂等暴君,違背正道,魚肉臣民,結果使得國家滅亡;而商湯、大禹、周代的文王、武王等賢君,做事恭敬,依循正道,讓天下太平。屈原因此下結論說,為政者要懂得任用賢能,依規矩做事而不偏頗,公正無私。「瞻前而顧後兮」,要能兼顧前後,做事謹慎周密,看清人民的需要與希望。後來「瞻前顧...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蕃本是中國西部古老游牧民族羌人的一支,早就和中原的漢人有往來,唐朝時的接觸亦頗為頻繁,太宗貞觀年間,更與唐宗室通婚和親。安史之亂後,唐的國際地位出現了變化,西南防務無暇顧及,自此邊疆民族常乘機侵擾邊境。代宗廣德元年,吐蕃一度攻入長安,使代宗東逃至陝州,後在郭子儀的領兵抗禦下,吐蕃雖然退兵,卻仍時常威脅京畿重地及隴右、劍南諸地。大曆十二年,吐蕃又來犯,朝廷派崔寧應戰,告捷,據史書載:「破吐蕃十萬,斬首八千,生擒九百人。」 韓雲卿〈平蠻頌〉一文即記此事。文中贊頌唐王朝對戰敗部族的處置極為妥當,使為惡者受到應有的懲處,自新者得到適合的嘉勉,「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即把原有的災禍之氣轉變成和...
感激涕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自安史之亂後,內有宦官、朋黨之禍,外有藩鎮割據,盛唐繁華氣象已不復存在。憲宗即位後,在邊疆形勢趨緩,國力較為豐厚下,開始展開削藩的戰爭。元和九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隨即發動叛亂。憲宗發宣武等十六道兵討伐,經過長期的戰爭,最後李愬於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生擒吳元濟,平定了淮西,結束了長達四年的戰爭。至此,割據藩鎮相繼歸順,朝廷的威信為之一振。劉禹錫寫的〈平蔡州〉詩即是描寫這場戰爭的情景。長達四年的戰爭結束後,城裡到處響著和平的音樂,大家回憶起戰爭時的舊事,都對「漢家飛將」李愬救眾人於水火,讓大家免於再受戰爭之苦而感激落淚。後來「感激涕零」這句成語,就從文中「相與感激皆涕零...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的人才,她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使用。為了廣攬人才,她發展和完善了隋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並設立員外官。此外,她還首創了殿試和武舉制度,為更多更廣地發現人才,搜羅人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自武舉異等出”。這樣,在她施政的年代裏,始終有一批“文似仁傑”,“武類休武”的能臣幹將為其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的政權。  對於農業生產,則天也非常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
一貧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王鎡〈山居〉詩(據宋.王鎡《月洞吟》引)屋頭蘚樹蛻鳴蛩,池上溝泉鑿石通。香老蒲花春洞影,涼生槲葉午窗風。泥瓶開酒留樵客,篛笠1>穿雲訪藥翁。雖是一貧清似水,定無徭役2>到山中。 〔注解〕 (1) 篛笠:用篛竹葉製成的笠帽。篛,音ㄖㄨㄛˋ。 (1) 徭役:舊時官府所徵成年男子的義務勞役,包括修城、鋪路、防衛鄉里、戍守邊疆等工作。徭,音|ㄠˊ。
長驅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到功效,反而沒有多久就會因為缺乏糧食,而被敵軍消滅。在韓安國的斡旋之下,漢朝決定與匈奴和親,讓北方邊疆維持了多年的和平。後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長距離一路挺進,毫無阻擋。也等於是軍強兵盛,戰事順利的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時將犯人送至邊疆勞役的刑罰。如:「發配充軍」。《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軍有終身,有永遠。」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朝傳至古公亶父時,才正式建國,立國號周。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施行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中的薰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給他們。隨後又再度侵擾,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疆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夷夏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夷夏不通婚﹐不通禮﹔或則認為戎狄與華夏雖然本來是一家。但由於戎狄的祖先不遵守禮義﹐犯了罪﹐被流放到邊疆﹐形成戎狄之族﹐至今也沒有變好(《國語‧周語上》)。這兩種觀點都是對周邊民族的歧視﹐帶有明顯的大漢族主義色彩。孔丘作《春秋》﹐提出了“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觀點﹐夷夏之防理論作為儒家的政治主張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這一理論在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起著不同的作用。當華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時﹐夷夏之防的思想激勵了華夏民族的愛國主義思想﹐推動他們積極進行反侵略鬥爭﹐捍衛華夏文明。當華夏民族處於優勢的時候﹐則往往產生大漢族主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