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坐薪嘗膽注音︰ㄗㄨㄛˋ ㄒ|ㄣ ㄔㄤˊ ㄉㄢˇ漢語拼音︰zuò xīn cháng dǎn釋義︰即「臥薪嘗膽」。見「臥薪嘗膽」條。 01.宋.富弼〈辭樞密副使〉:「伏望下思夷狄輕慢中原之恥,常懷讎雪之意,坐薪嘗膽,不忘戒備。」 02.宋.陳亮〈與葉丞相書〉:「孤聖天子坐薪嘗膽之本意,今丞相固有志於此矣。」 參考詞語︰嘗膽臥薪注音︰ㄔㄤˊ ㄉㄢˇ ㄨㄛˋ ㄒ|ㄣ漢語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釋義︰即「臥薪嘗膽」。見「臥薪嘗膽」條。 01.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都城紀勝敘錄》:「一線南遷已甚危,徽、欽北去竟忘之!正當嘗膽臥薪日,卻作觀山玩水時!」 02.明.朱鼎...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徙薪曲突注音︰ㄒ|ˇ ㄒ|ㄣ ㄑㄩ ㄊㄨˊ漢語拼音︰xǐ xīn qū tú釋義︰即「曲突徙薪」。見「曲突徙薪」條。 01.《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無逆亂誅滅之敗。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髮灼爛之右。」 02.《抱朴子.外篇.知止》:「徙薪曲突於方熾之火,纚舟弭楫於衝風之前。」 參考詞語︰枉突徙薪注音︰ㄨㄤˇ ㄊㄨˊ ㄒ|ˇ ㄒ|ㄣ漢語拼音︰wǎng tú xǐ xīn釋義︰枉,曲。「枉突徙薪」即「曲突徙薪」。見「曲突徙薪」條。 01.《宋書.卷七九....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張養浩《歸田類稿.卷二.時政書》:「傳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又曰:『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前輩亦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伏願下詳味斯言,則致治之方有不難見大抵。」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資治通鑑.卷一九六.唐紀一二.太宗貞觀十六年》:「下臨朝,常以至公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橫加威怒,欲蓋彌彰,竟有何益!」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1>之時,趙高2>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3>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邪,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下以臣之言為不然,願問群臣。」於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從邪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昧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糞便。《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昌邑哀王劉髆傳》:「下左側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隋書.卷七二.孝義傳.田翼傳》:「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嘗惡。」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昭問劉禪:「你會不會想念故鄉呢?」劉禪回答說:「我在這裡很快樂,不會想念故鄉。」後來郤正跟劉禪說:「下怎麼能說不想念故鄉呢?如果司馬昭再問,你就哭著說:『先人陵墓,遠在蜀地,沒有一天不想念。』」之後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還想不想蜀國,劉禪便照著郤正的建議說了一遍。司馬昭聽了故意說:「你這話怎麼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不恥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晉書.卷四二.王渾列傳》:「下欽明聖哲,光于遠近,明詔沖虛,詢及芻蕘,斯乃周文疇咨之求,仲尼不恥下問也。」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未許。瑁重上疏曰:「……今凶桀未殄,疆埸猶警,雖蚩尤、鬼方之亂,故當以緩急差之,未宜以淵為先。願下抑威任計,暫寧六師,潛神嘿規,以為後圖,天下幸甚。」權再覽瑁書,嘉其詞理端切,遂不行。 〔注解〕 (1) 淵:公孫淵(?∼西元238),三國魏遼東襄平人,公孫康子。魏明帝太和二年,拜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青龍元年,通孫權,權遺使立為燕王。旋斬吳使,送其首於權,明帝又拜為大司馬。景初元年,魏命淵入朝,拒命,發兵拒魏。二年,太尉司馬懿攻遼東,淵兵敗被殺。 (2) 狙詐:伺機耍詐。狙,音ㄐㄩ,狡猾、奸詐。 (3) 脣齒相濟:嘴脣與牙齒相互緊靠著。比喻彼此關係密切,互相依賴。見「脣齒相依」。 ...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魏了翁〈辭奏定國論別人才回天怒圖民怨〉:「持之以堅,斷之以果,毋為人言所怵,嗜欲所移,則臣秉鉞於外,庶乎有恃無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