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4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幼頗習儒業,學成滿腹文章,只是一生不能忘情花酒。」《紅樓夢》第四九回:「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幼讀書識字。」
我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定(identity)一詞來於艾利克森(E.H. Erikson)一九六三年提出的人格發展八個週期。艾利克森認為佛洛依德(S. Freud)的人格理論將人格發展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與性愛期五期,是以「性」為人格發展的動力,且只談到青少年階段而已。因此,艾氏提出的人格理論兼顧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期。如果個人在各階段的行為表現能符合社會文化的要求,就可以順利通過這個關鍵期而進入下一個時期。這八個階段中的第五個階段是青年期,青年期的危機或衝突就是我認定(identity)的問題。當兒童進入青年期後,由於個人認知發展逐漸...
由水份,游離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系統內或組織內所含之水份,係存在於組織之空隙間,與組織之間並無化學鍵結合或物理吸附作用,稱之為由水份。通常在乾燥過程中,由水最先被除去。
撫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反省。如:「撫躬問,應無愧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省,我檢討。如:「捫心問」、「我問於心無愧,何必要躲躲藏藏,避不見人。」
2.我提問。如:「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某處來。經常用於說明人、事、物的起源或來處。[例]開學第一堂課,許多老師都會請學生介紹己來哪裡。
律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律學習」是當代教學心理學者對於教學與學習的一個新看法,就是不應把學習者當成是一個被動的反應角色,也不宜只是根據學生的心理能力、社會環境與成就標準來進行教學。換言之,學者認為學習者可以主動建構知識,可以透過後設認知、動機和策略的選擇性使用而改進學習能力。辛馬門(Barry Zimmerman)歸納有關的文獻後,發現律學習有行為論、現象學、社會認知論、行動意志論、認知建構論,和維高斯基(L.S. Vygotsky)的鷹架理論等六種不同的理論觀點。辛馬門發現律學習論者有三項主要的基本假定:(1)學習者可透過後設認知及動機策略的選擇性使用而改進學習能力;(2)學習者可以主動地選擇、建構、並...
欣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愉快,覺高興。《後漢書.卷二五.魯恭傳》:「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得。」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陁國上》:「書生之心欣然得,日暮言歸,懷戀而止。」也作「欣然樂」、「欣然喜」。
然主義的謬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倫理學史上,穆爾(G.E. Moore)發表〔倫理學原理〕(Principia Ethica, 1903)一書後,開啟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研究的先河。穆爾認為倫理命題本身之所以有別於他類命題,乃在於倫理命題的述詞指獨特非然的性質。書中指出:凡是企圖從形上事實或然事實導出倫理事實的主張都犯了「然主義的謬誤」。
  倫理學中的然主義(naturalism)說「X是善的」,那麼「善」就必須指某些事物,如此「X是善的」判斷才能有意義。至於「善」所指的事物,則是一種「然的性質」如快樂或幸福等。如培里(R.B. Perry)對「善」所下的定義是「作為一個有益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己溫習功課。如:「這一堂是修課。」
2.沒有老師指導,己努力研究學習。如:「他的學識全由修而來。」
3.修身,我修養。「修」文獻異文作「脩」。《禮記.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脩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