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字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不在少數,便要他的門客把所知所聞行諸文字,集二十餘萬字成《呂氏春秋》一書。此書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傳記等,可說涵蓋了天地萬物及古今之事。書成之後,呂不韋相當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陽城門口,請大家提供意見與批評,並聲稱若有人能更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但因為呂不韋當時可說是位高權重,沒人願意得罪他,所以始終沒有任何人出面批評。這次懸賞的舉動,使呂不韋及《呂氏春秋》名揚天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字千金」,用來比喻文辭精當,結構嚴謹。或用來形容價值極高的作品。「一字千金」也有用其字面意思,用來指書法寫得極佳,一字價值千金。
後生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袁康《越絕書.卷一五.篇敘外傳記》:「《詩》之〈伐柯〉,以己喻人;後生可畏,蓋不在年。」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書有帶敘法,即是在為某人立傳時,如講到與此人有關的另一人,會在下文帶出這人的生平事蹟。如在劉道規的傳記裡,講到他在攻打徐道覆時,以劉遵為將,因而贏得勝利。下面就接著簡述劉遵這個人的生平,講完後再重回劉道規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帶敘法。這種方法是有好處的,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要寫傳記的話,實在寫不勝寫,但有些人有事蹟可說,不寫可惜。這樣既可省去多傳的繁瑣,又不至於埋沒這些人,實在是個寫史書的好方法。不過,有時也有缺陷,像在〈劉義慶傳〉裡,因為敘述到他愛與文士鮑照等人交朋友,於是用了很大篇幅來寫鮑照,才又回到劉義慶,使得整篇傳記裡,主人翁劉義慶的事顯得較少,而鮑照的事反而變多,這樣顯然模糊了焦點。趙翼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叢書或期刊出版的單位。[例]那家出版社發行的《世界偉人傳記》共三輯、三十冊。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者,指占候卜筮的人。太史公司馬遷撰寫的〈日者列傳〉,是楚人司馬季主的傳記。司馬季主,精通《易》理,擅長黃老之術,在長安東市替人占卜為生。這天,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賈誼兩人剛好都輪到放假,於是聚在一起討論大《易》和先王聖人的道術。賈誼說他曾經聽說,古代的聖人如果不在朝廷當官,就一定置身於醫生或卜者的行列,他想去找卜者來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兩人來到市集,在占卜的店鋪中遇到閒坐的司馬季主。席中,司馬季主講述天地自然運行規則,和陰陽吉凶的緣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這使得他們感到十分驚異,曉得是遇見高人,連忙把帽子戴正,繫好帽帶,並整理衣襟,端正地坐好,然後才開始發問。後來「正襟危坐」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莊...
別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青,原指繪畫時所用的顏料,在這裡代指繪畫。引,一種樂府詩的體裁。這首〈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寫的是盛唐時期著名畫家曹霸的一生傳記。曹霸善於畫馬,亦工肖像,所作神采栩栩如生。開元年間,他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奉命重新描繪凌煙閣裡的功臣肖像,果真一下筆便使原本已經褪色的面貌變得鮮明、生動。後來「別開生面」這句成語,就從詩中「下筆開生面」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另外開創新的局面、風格、形式。
抱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1>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挾:懷著。
潘安再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據晉書潘岳傳記載,岳美姿容,嘗挾彈出洛陽道,婦人見之,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滿載而歸。 2.語譯潘安,即潘岳,字安仁,西晉文學家,容貌俊美。用來形容男子俊美,好像潘安重生。潘安,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再世比喻男子非常英俊。 3.故事內容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相反詞 5.例句小王一副目中無人,故作瀟灑的樣子,還以為自己是「潘安再世」呢!這位男歌星因為長得很帥,宛如潘安再世,所以深受女性歌迷的喜歡。這家伙,...
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é wàng ēn釋義︰猶「忘恩負義」。見「忘恩負義」條。 01.漢.袁康《越絕書.卷七.越絕外傳記范伯八》:「傷賢喪邦,蔽能有殃,負德忘恩,其反形傷。」 參考詞語︰孤恩負德注音︰ㄍㄨ ㄣ ㄈㄨˋ ㄉㄜˊ漢語拼音︰gū ēn fù dé釋義︰猶「忘恩負義」。見「忘恩負義」條。 01.漢.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參考詞語︰忘恩背義注音︰ㄨㄤˋ ㄣ ㄅㄟˋ |ˋ漢語拼音︰wàng ēn bèi yì釋義︰猶「忘恩負義」。見「忘恩負義」條。 01.宋.趙善《自警篇.卷六八.器量》:「凡人語及其所不平則氣必動,色必變,辭必厲,唯韓魏公不然。更說到小人忘恩背義,欲傾己處,辭和...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不虛傳」原作「名不虛」。戰國時,齊國公子孟嘗君愛好養士,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在他擔任上卿時,受封古代薛國之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附近。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曾在孟嘗君的傳記後寫下自己的看法。他說自己曾經到過薛地,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凶悍、殘暴,和附近鄒、魯地方的人不一樣。問了人,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孟嘗君喜歡養士,許多人慕名而來,移居的人數約有六萬多戶,結果使得薛地龍蛇雜處。可見他果真是與傳說中愛好賓客的名聲相符,司馬遷因此說「名不虛矣」!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傳.序》,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人,他們雖然經常違背法律的規範,但因為廉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