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做某種動作,可廣泛取代被省略的動詞。如:「亂來」、「來根菸!」、「這簡單,讓我來。」
1.接於動詞、形容詞之後,表「……時」、「……後」。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小來習性懶,晚節慵轉劇。」唐.白居易〈琵琶行〉:「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2.接於動詞之前,表示動作意願。如:「我來唱首歌。」、「你來看店。」
3.接於動詞之後,表示做了某些動作。如:「我探望你來了。」、「我上課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於動詞後,表示曾經或已經的意思。如:「看過」、「聽過」、「付過帳」、「吃過晚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置於「立」、「坐」、「臥」等動詞之後。相當於「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山門下立地,看有甚麼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助動詞。表示動作在進行中。[例]外面正下著雨,還是不要出去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後接動詞,表意向、企圖。[例]你自己去想清楚。
9.前接動詞,表進行動作。[例]吃飯去、爬山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置於動詞前,表示聯繫作用。相當於「所」。如:「生死攸關」。晉.陶淵明〈詠三良〉詩:「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接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狀態:(1) 表示動作趨向。與來、去連用。[例]爬上來、走上去 (2) 表示動作的目的或成果。[例]鎖上門、考上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之後,構成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一般無義。附於詞尾:(1)接名詞。如:「花兒」、「鳥兒」、「老頭兒」、「美人兒」(2)接動詞。如:「拐彎兒」、「找蹅兒」。(3)接副詞。如:「快快兒」、「慢慢兒」。
譬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構論及譬喻,其構成成分有三種:喻體、喻詞和喻依。(註二)1.喻體:屬於被說明比擬的主體。2.喻詞:動詞,包括「如、似、像、是、成、為」等,用以銜接。3.喻依:用來說明比擬主體的事物。以下以喻體為A,喻依為B來進行舉例分析:1.羅青<七夜樹‧奇怪的水龍頭>:「記憶(A)是一個奇怪的水龍頭(B)。」2.伽利略:「生命(A)有如鐵砧(B),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生命的火花。」 種類 明喻明喻是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者兼備的譬喻,喻詞以「像、如」來表現,運用十分廣泛。如:1.《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2.陳之藩<失根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物。如:「工具」、「文具」、「家具」、「道具」、「玩具」。
備有。如:「具備」、「具有」、「獨具慧眼」、「稍具知名度」。
具體:A>大體完備。如:「具體而微」。B>實體存在的。與「抽象」相對。如:「你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具體一點的辦法。」
陳述、列舉。如:「知名不具」、「條具風俗之弊」。
才能。如:「才具」、「將相之具」。
量詞。用於計算器物、屍體等的單位。如:「兩具屍體」、「棺材一具」、「三具電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