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顧草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3>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4>。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注解〕 (1) 卑鄙:地位卑微低賤。自謙之詞。 (2) 猥自枉屈:委曲貶低自己的身分。猥,音ㄨㄟˇ。 (3) 諮:音ㄗ,通「咨」,商量、詢問。 (4) 驅馳:奔走效力。 ◎2《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复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复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复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
趁人之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別人有危難時,加害於人或對自己有利的事。如:「君子不會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爾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那時以來。《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唐.李白〈蜀道難〉:「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傾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覆敗。《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險遭不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點遭遇意外的危難。如:「由於司機一時疏忽,整車旅客險遭不測。」
地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黑暗、危難或極困苦的處境。[例]那個地方戰亂頻仍,盜賊橫行,簡直是個人間地獄。
雖死猶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如同還活著一般。《魏書.卷二一.獻文六王傳上.咸陽王禧傳》:「今屬危難,恨無遠計,匡濟聖躬。若與殿下同命,雖死猶生。」
吳越同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越兩國互為敵國,但有危難時則互相救助。見《孫子.九地》。後比喻在患難時化仇為友,共度難關。
危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危難災害。《韓非子.姦劫弒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罽賓國》:「險阻危害,不可勝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