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感同身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自身承受一樣。《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俾伊有所遵循,則我感同身受矣。」
|
大同小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體相同,但略有差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說的是侯統領一個,其實如今做官的人,無非與侯統領大同小異罷了。」
|
同床異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共同生活或一起做事的人意見不同,各有各的打算。如:「大家要一起工作,就必須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能同床異夢。」也作「同床各夢」。
|
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上指個人在情感及認知上對某一個人或某一團體有正向的態度,因而願意接受對方的想法、行為,及價值標準等,並加以仿效,使得個人與他人或團體更趨於一致的心理歷程。
|
協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後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共存大計。」《儒林外史》第一三回:「煩貴縣查點來文事理,遣役協同來差訪該犯潛蹤何處。」
|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鬥爭,後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鬥爭。《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也作「伐異黨同」。
|
異口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家都說同樣的話。形容眾口一辭、意見相同。《抱朴子.內篇.道意》:「本無至心,而諫佈者,異口同聲,於是疑惑,竟於莫敢。」《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侯爺見異口同聲,認以為實,連忙起籤,差原捕楊洪等,押著兩名強盜作眼,同去擒拿張權起贓連解。」也作「異口同辭」、「異口同音」。
|
功同良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界的祝賀題辭。稱讚醫生醫術精良,如同良相救濟天下一般。
|
同心協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梁書.卷四五.王僧辯傳》:「討逆賊於咸陽,誅叛子於雲夢,同心協力,克定邦家。」《三國演義》第八一回:「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當同心協力,共報父讎,奈何自相爭競,失其大義。」也作「同心并力」、「同心合力」、「協力同心」。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