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暫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付出一時的勞苦,換取長久的安逸。《文選.張衡.西京賦》:「高祖創業,繼體承基。暫勞永逸,無為而治。」晉.司馬孚〈造沁口石門表〉:「經國之謀,暫勞永逸。」
安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舒適、安寧、安逸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想成功便不可只貪圖安逸悠閒,得努力不懈,刻苦耐勞。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我待墳前去要敲折我兩膁骨,還家去又要打斷我脊梁觔。天那!我正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紅樓夢》第八二回:「如若懈怠,我是斷乎不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記著我的話。」
以佚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敵軍的撓亂不安;以鎮靜自己的心,方寸不亂,來對付敵軍的喧鬧囂雜,這是「治心」。就近等待遠來之敵,以安逸等待疲憊之軍,以飽食等待飢渴之眾,這是「治力」。「以逸待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而出,說明用兵者養精蓄銳,等待疲憊的敵人,而予以痛擊則可勝。
鍾理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40年鍾理和二十六歲,取得汽車駕駛執照,任職於「奉天交通株式會社」。七月第三度返台,毅然決定放棄安逸的富家子地位,不顧一切的與家鄉、親友割斷所有關係,八月三日偕鍾台妹由高雄搭船到日本門司,再由下關搭船抵釜山到達奉天(瀋陽)。1946年四月鍾理和回到高雄,見到闊別多年的家鄉。父親在三年前便已去世,事業失敗,兄弟離散,僅大哥留守家園,家庭無復昔日繁榮。四月底出任屏東縣內埔初中教師,擔任代用國文教員,這段短短的期間內,完成了〈校長〉這篇作品,此篇作品是他看到戰後台灣知識份子的心靈風景,這是他剛返台時,僅有的美好印象。七月次...
馬斯洛(A._Maslow)_需求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身安全。一個成人,工作不順利,薪水微薄,養不起家人,而變的自暴自棄,每天利用喝酒,吸煙來尋找短暫的安逸感。激勵措施: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員工不致失業,提供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避免員工收到雙重的指令而混亂。 社交需求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徵:因為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例如:一個沒有受到父母關懷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沒有價值,所以在學校交朋友,無視道德觀和理性地積極地尋找朋友或是同類。譬如說:青少年為了讓自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逸、安適。《淮南子.本經》:「憺然無欲而民自樸,無禨祥而民不夭。」南朝宋.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欲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中認為:人有四種欲望,四種厭惡:希望長壽而憎惡夭折;希望平安而憎惡危險;想要榮華而憎惡恥辱;貪圖安逸而憎惡勞動。如果能讓四種欲望實現,四種厭惡消失,那麼生活必然能稱心如意,也就能長壽了。後來「好逸惡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貪圖安逸而不願勞動。出現「好逸惡勞」的書證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下.郭玉》:「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彊,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散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閒散安逸。《梁書.卷四四.世祖二子傳.忠壯世子方等傳》:「性愛林泉,特好散逸。」
簡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易。《晏子春秋.內篇.諫上》:「及其衰也,行安簡易,身安逸樂。」《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向為人簡易無威儀,廉靖樂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