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4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概念重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概念重取向(Reconceptualist Approach)概念重取向是一個內涵不十分清晰的概念,有人用它來泛指與泰勒課程原理、課程領域中的行為主義傾向(如行為目標、定量評價等)這類傳統相對立的各派學術觀點,也就是將課程理論中所有非主流(即不同於以泰勒為代表的傳統課程觀)的觀點都包括在內。根據概念重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平納的見解,課程領域中的概念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立。如:「國父歷經了十次革命失敗,終能推翻滿清,創中華民國。」
功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功勛事業。宋.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惟古之聖賢,功立業,興利捍患,至於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觀。」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三齣:「元帥威名震邊陲,震邊陲;功立業在須臾,在須臾。」也作「功立事」。
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護封統治結構的道德價值觀,特別強調階級觀念,主張居下位者必須向上位者效忠,尊卑關係不可改變。後泛稱思想陳舊保守,不易接受新觀念、新事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立制度。如:「改元制」。
2.既定的體制與組織。如:「公司經過一次人事異動,所有的制都改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闢興。如:「李先生在梨山上闢果園,打算終生以此為業。」
辯證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證構主義目錄1 理論原則2 維高斯基的辯證構主義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理論原則辯證構主義所奉行的是中庸之道,將知識視為一種由內在的認知在到外顯的環境二者互動所產生,主張知識藉由的過程所形成,以及知識受到環境影響甚深的觀點,這兩點與激進主義相仿,另一方面,辯證
主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主義為美國教育哲學及社會哲學的一個派別。在教育上,認為教育是社會的整體經驗;在社會哲學上,認為民主社會是理想社會的形式,藉由民主的程序,透過社會的重,人們利用社會經驗,理想社會是可以預期的。一九三○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社會經驗的價值受到學者們的重視,重社會的呼籲到處可聞。教育家開始注意到,在社會重的過程中,教育究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的問題。二次大戰後,人們認識到西方世界面臨了文化危機,因為人類已經掌握了足以毀滅人類自己的核子破壞力。重主義的學者,如布拉彌德(Theodore Brameld),提出重主義為一「危機哲學」的論調;布氏並以為重主義是「價值哲學」、「目的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搭構築。如:「這座由竹子構的涼亭,造型非常別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築施工。如:「修鐵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