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82 ms
共 16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差異格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要2 比較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概要「差序格局」(或稱「差異格局」)一詞是中國社會學者費孝通所提出,用以描述中國傳統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各種遠近親疏所構成的人際格局;他形容中國傳統社會的人際關係的構成,如同在水面上投石頭時,由石頭落點由內而外產生的漣漪一般,由代表自身的圓心,由自身延伸出去,依照一圈一圈的水波遠近,來區別人群和自己的親疏。(註1) 比較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在古典社會學中,早先便有Emile Durkheim(涂爾幹)提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用以描述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在人際結...
|
孟荀異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荀異同」不僅對儒家思想的演變衝擊甚大,並且影響深遠。孟子、荀子同是儒家,同尊孔子,也都重視環境對於教育的影響。如孟子在〔告子篇〕中,以「牛山之木」為喻,申論牛山濯濯,非山之本性,而係受環境的影響,類推到人有不好的行為,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受環境的影響。荀子則在〔勸學篇〕中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意略同。
孟、荀的最大差異是在人性方面。孟子是主觀的唯心論者,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先驗的,是與生俱來的;主張人的本性都是天賦的,天與人是一體的。因此他在... |
歧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相同。如:「他倆對這件事的看法有所歧異。」
|
因人而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各人情況不同而有各種差異。如:「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物的過敏也往往因人而異。」清.黃宗羲〈與王九難郎中〉:「然愚以為,文之高下,因人而異,不獨於時為然。」
|
驚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奇訝異。《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唯見赤蛇蟠床上,乃益驚異。」《初刻拍案驚奇》卷五:「越客一發驚異道:『依此說話,被虎害的,正是我定訂的娘子了。』」也作「驚怪」、「驚奇」。
|
異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音學上指兩個相同或相似的音連在一起,而變成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如「總統」ㄗㄨㄥˇ ㄊㄨㄥˇ異化為ㄗㄨㄥˊ ㄊㄨㄥˇ。
|
正規奇異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階之線性常微分方程式
式中,y(k)=dky/dxk為y對x之第k階導函數,Pk為x之函數,而x可為實數或複數,則: 1.若P0,P1,…Pn-1在x=x0點附近為解析函數,則x0稱為此微分方程式的正常點(ordinary point)。 2.若x0不為此微分方程式的正常點,但在x0附近,(x-x0)nP0,(x-x0)n-1P1,…(x-x0)Pn-1均為解析函數則x0稱為此微分方程式的正規奇異點。 3.若x0不為此微分方程式的正常點亦非正規奇異點,則x0稱為非正規奇異點(irregular singular ... |
異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稟賦特優,超出於尋常。漢.陳琳〈答東阿王牋〉:「此乃天然異稟,非鑽仰者所庶幾也。」宋.陸游〈除寶謨閣待制謝表〉:「伏念臣材非異稟,家本至寒。」
|
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差別、不同。《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齊王芳》:「整、像為兵,能守義執節,子弟宜有差異。」
2.奇異、奇怪。《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出》:「此段新奇差異,更詞源移宮換羽。」《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劉知遠在馬坊地上打睡,有這般物事在邊,委是差異。」
3.統計學上指一群數值彼此相差、離異或散布的情形。也稱為「離差」。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