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爐灶。《周禮.天官冢宰.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煮,辦羞之物。」漢.鄭玄.注:「爨,今之灶。」宋.范成大〈欒城〉詩:「頹垣破屋古城邊,客傳蕭寒爨不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指示。相當於「此」、「這」。《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齊亡地而王加,所非兼愛之心也。」唐.杜甫〈示從孫濟〉詩:「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去除。通「撤」。《左傳.宣公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淮南子.主術》:「史書其過,宰徹其。」
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衣錦還鄉」條。 01.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謝得魯昭公可憐,賜小官黃金一餅,以充母之資。如今衣錦榮歸,見母親走一遭去。」 02.《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一年半的功夫,果然鄉試連捷,並且探花及第,衣錦榮歸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食。《聊齋志異.卷七.仙人島》:「酒既行,珍肴雜錯,入口甘芳,並異常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乾肉條。《周禮.天官.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
品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遍嘗各種食物,後引申為辨別品評。《周禮.天官.夫》:「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元.馬臻〈西湖春日壯遊即事〉詩三○首之一五:「進餘薇露與流香,散落人間任品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劣的。如:「蔬飧」、「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俸祿。《左傳.莊公十九年》:「王奪子禽、祝跪與詹父田,而收夫之秩。」唐.韓愈〈爭臣論〉:「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也。」
主題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eme、Teaching、Thematic network 參考資料:林惠麗著。新編-幼兒營養與食, 2007年8月,頁8-25~8-28,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