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是儒家典籍的一部分,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上古時期的禮俗儀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這些制度和上古時代的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實體的禮俗早己不合現代實用,但是其中所含的智慧與理念,卻仍可作為後世的參考。在《禮記.學記》中提到,古時候好的鐵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縫合袍裘、獸皮,做為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畚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並發揚光大。後來「克紹箕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能夠繼承父業,亦用於比喻能繼承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暖、溫潤。如:「和煦」、「煦日初升」。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一.室廬》:「隆則颯然而寒,凜冽則煦然而燠。」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án ruò xuán hé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隋書.卷六七.裴列傳》:「亦機辨,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時人不能致詰。」 參考詞語︰口似懸河注音︰ㄎㄡˇ ㄙ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kǒu sì xuán hé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唐.白居易〈贈僧詩五首.神照上人〉:「心如定水隨形應,口似懸河逐病治。」 02.《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參考詞語︰辨口如懸河注音︰ㄅ|ㄢˋ ㄎㄡˇ ㄖㄨˊ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biàn k...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購買裝有珠寶的匣子,只留下華麗的匣子卻反將珠寶還給賣主。比喻沒有眼光,取捨失當。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例]學習古人文章若只知學詞藻之美,卻忽視內精神的重要,正是買櫝還珠啊!
義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義憤」:《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漢室中微,王莽1>篡位,士之藉2>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毀冕3>,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楊雄曰:「鴻飛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違患之遠也。光武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旌帛蒲車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矣。若薛方、逢萌聘而不肯至,嚴光、周黨、王霸至而不能屈。群方咸遂,志士懷仁,斯固所謂「舉逸民天下歸心」者乎!肅宗亦禮鄭均而徵高鳳,以成其節。自後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蓋錄其絕塵不反,同夫作者,列之此篇。 〔注解〕 (1) 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西漢東平陵人。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
咫尺天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ㄌ|ˇ漢語拼音︰zhǐ chǐ wàn lǐ釋義︰猶「咫尺天涯」。見「咫尺天涯」條。 01.唐.林〈上安邑李相公安邊書〉:「當昔漢室,彼為內府,囊賝走馬,曾不虛日,咫尺萬里,煙塵不動。」 02.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七.北都潛丘臺崔相國應夢修觀驗》:「良久,復聆天樂笳簫之音,尋訪之意彌切,但四隅陡絕,咫尺萬里。」 參考詞語︰天涯咫尺注音︰ㄊ|ㄢ |ㄚˊ ㄓˇ ㄔˇ漢語拼音︰tiān yá zhǐ chǐ釋義︰即「咫尺天涯」。見「咫尺天涯」條。 01.《群音類選.諸腔類.卷四.訪友記.又賽槐陰分別曲》:「衷腸事,無由竭,似水滔滔,相流不絕,對面還愁,天涯咫尺。」 ...
肆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釋義︰更加地無所忌憚。見「肆無忌憚」條。 01.宋.朱熹〈壬午應詔封事〉:「適所以使之窺見我之底,知我之無謀,而益無忌憚耳。」 02.《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州吁益無忌憚,日夜與石厚商量篡奪之計。」 參考詞語︰百無忌憚注音︰ㄅㄞˇ ㄨˊ ㄐ|ˋ ㄉㄢˋ漢語拼音︰bǎi wú jì dàn釋義︰猶「肆無忌憚」。見「肆無忌憚」條。 01.元.胡祗遹〈禮論〉:「近歲以來……凶險姦邪,百無忌憚。恣其所為,陵轢正人。」 參考詞語︰一無忌憚注音︰| ㄨˊ ㄐ|ˋ ㄉㄢˋ漢語拼音︰yī wú jì dàn釋義︰猶「肆無忌憚」。見「肆無忌憚」條。 01.《封神演義.第二八回》:「紂王心甚歡悅。又...
蒼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蒼、天空。[例]廣浩的蒼穹,星辰羅列,不知有多少宇宙的神祕涵其間。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書簡五.答奧村庸禮一二首之九》:「前札謂耳提面命,不遺底,賢弟其亦知不佞之所至耶?」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李光《讀易詳說.卷四.坤下巽上》:「宗廟之禮,莫盛于始盥之時。蓋精誠于內,而威儀肅于外。孔子于既灌之後不欲觀者,蓋繁文縟節,容有偽焉,有不足觀者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