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瓜李之嫌注音︰ㄍㄨㄚ ㄌ|ˇ ㄓ ㄒ|ㄢˊ漢語拼音︰guā lǐ zhī xián釋義︰比喻處在被懷疑的境地。見「瓜田李下」條。 01.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斯不可忘。」 02.《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誰知事既不諧,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諒,何況他人?」 參考詞語︰李下瓜田注音︰ㄌ|ˇ ㄒ|ㄚˋ ㄍㄨㄚ ㄊ|ㄢˊ漢語拼音︰lǐ xià guā tián釋義︰猶「瓜田李下」。見「瓜田李下」條。 01.宋.劉克莊〈送勳姪之官嵢峽〉詩五首之二:「李下與瓜田,嫌疑謹未然。先賢監竹木,不食筍多年。 」 02...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句,更是直接給予李白、杜甫最高的評價。認為李杜作品成就優異,那些企圖詆毀李杜的人,就像是螞蟻妄想以一己之力搖動大樹,這是多麼可笑,多麼不自量力。後來「蚍蜉撼樹」這句成語,就從詩中「蚍蜉撼大樹」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斥、排擠。《公羊傳.僖公四年》:「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楚辭.東方朔.七諫.沈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而見攘。」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三.刑部.戊戌書.閨鑑圖說跋》:「人謂呂因敗露難容,乃上憂危一疏,號泣朝門,無乃欲蓋而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制止。《國語.齊語》:「使民以勸,綏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毀、中傷。《漢書.卷四四.衡山王劉賜傳》:「兩人相妒,厥姬乃惡徐來於太子。」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鼻子,就是誅殺三族的事情。所以胡亥今天才繼位,明天就射殺人。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輕視人命,任意加以殘害。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蔽4>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5>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6>、趙7>、韓8>、魏9>聞之,皆朝於齊10>。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注解〕 (1) 威王:齊威王(?∼西元前343),戰國時齊國國君,名因齊。曾起兵西擊趙、衛,敗魏於濁澤,國大治,諸侯不敢加兵於齊者二十餘年。自稱為王,在位三十六年,卒諡威。 (2) 徐公:戰國時齊國的美男子,生卒年不詳。 (3) 私:偏愛。 (4) 蔽:受蒙蔽、受隱瞞欺騙。 (5) 刺:當面指責過失。...
肆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朕自即位以來,惡衣菲食,專以贍軍為念,爾輩怎不知之?今乃縱凶徒怨!惟知怨望朝廷,不知己有何功,而敢如此肆無忌憚,恐於爾輩不便!」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果真長相不凡,生性闊達,擁有不凡的操守。 「陸離」則是出自〈離騷〉。戰國時楚人屈原,遭靳尚等人毀,被懷王放逐漢北時,作〈離騷〉表明忠貞愛國之心。文中,屈原因為無法解開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矛盾,於是上天下地找尋解脫之道。他幻想駕鸞凰、鳳鳥乘風飛升,翱遊天際。一路上有望舒、飛廉、鸞凰、雷師、鳳鳥、雲霓等眾多仙人及侍從伴隨,色彩繁雜而絢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光怪陸離」,用來形容現象離奇怪異,色彩參差錯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