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德的客觀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的客觀主義認為道德判斷是普遍一致的,放諸四海而皆準,不因個人的因素而有不同。持客觀論的學者,如功利主義的邊沁(Jeremy Bentham)、彌爾(John Stuart Mill)、直觀主義的穆爾(George Edward Moore)、規約主義的黑爾(R.M. Hare)、義務論的康德(Immanuel Kant)等。
  邊沁是功利主義的開山祖師,他主張道德判斷應依據「功利原則」,亦即以「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來衡量。邊沁又認為,快樂只有量的不同,而無質的差異。他提出七個標準用以客觀地計算快樂的大小,藉以求出最大的快樂,達到最大的善。快樂既然能夠量化,又有客觀的標...
宗教與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與道德包括兩個名詞,如果就獨立名詞解釋,應該分別解釋其意義及內涵;此處用聯結詞將兩個名詞合而為一,當做一個名詞處理,意在說明兩者之間的關係,著重二者可能含有的相同元素,因而可以關聯。
  宗教與道德各有其基本意義,如宗教指信仰、實行、態度和動機,與生活方式有關;而道德通常指一個道德系統,包括對人性的信念,相信人有向善之意,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規則,以及在對和錯之間的選擇。
  中國自古以來,文化中有宗教意識,卻未建立一個有最高權威的宗教,為全民族所信仰,雖然道教以道家學說為名而建立,卻未成為全體信仰的宗教;然而道德倫理卻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表面上看,在中國文化中似...
道德發展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發展階段源於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該理論使用階段(stage)和重組的概念說明道德發展,而階段與重組則是持續不斷發展的歷程。
  階段概念來自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和認知發展的兒童心理學家重視結構的傳統;另有鮑德溫(J.M. Baldwin)和米德(G.H. Mead)也主張階段理論。皮亞傑於一九三二年出版〔兒童的道德判斷〕(The Moral Judgment of Child)一書,分析兒童道德判斷的起源與發展階段。
  認知發展理論的「階段」概念,強調品質(quality)...
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的道德劇主要是藉由寓言般的人物命運,呈現人類的靈魂在善與惡中掙扎的狀況。此劇種除了《生命的驕傲》(Pride of Life,十五世紀的手稿)之外,最早的、也是最大規模的是《毅力之堡》(the Castle of Perseverance,3700行,十五世紀的手稿),故事始於人類誕生之前,終於滅亡之後。描寫相當廣大範圍的寓言型的人物,也包括七原罪、七美德及三個人類的敵人 ── 名利、肉慾及邪念(the World、the Flesh及the Devil),每種誘惑都有它的處刑台;但是故事的情節是單純的,專注於人類生活的描述。它以設有人類三大誘惑的處刑台佈景著名,貪婪與神在一個圓圈的周圍,...
Martin Banham《The Cambridge Guide to World Theatre》1988.
道德理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理智主義或理智決定論(Intellectual Determinism)與道德意志主義(Moral Voluntarism)對立,前者指德行(virtue)全然是由有知或無知決定,理智知識是決定人類道德的唯一因素;後者則以為德行雖然受到理智影響,卻取決於意志,知易行難、明知故犯皆因意志薄弱的原故。
  西方倫理學上理智主義的代表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意志主義的代表者則是他的再傳弟子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蘇格拉底主張「德即知」(Virtue is knowledge)。認為人是主動認知的道...
道德衝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衝突是指在一個特殊的情境中,一個人在做道德選擇的決定時,在內心中所顯示出的矛盾。任何實現道德標準的可能行動,同時也可能違反另一個標準。因此在衝突情境中,需要在衝突的道德價值中選擇一個最好的。道德衝突是一個社會矛盾的特殊反應,因為階級敵對和非敵對的矛盾存在。道德衝突的情境分兩種型態:不同道德體系的標準和一個道德價值系統的體制。在中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的標準與原則之間的衝突,提供了衝突對立型態的例子。道德衝突的社會基礎包括道德系統的架構在內,只是原則上的不同而已,它表達了個人和社會、個人和社區,人際間的關係等等之非對立的矛盾;也表達了各種層次的道德意識之間的對抗,標準和理想之間的對抗,各種義務...
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老聃所撰老子的別名。參見「老子」條。
道德成規後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成規後期是道德認知發展的第三期,也是最高的層次;由美國哈佛大學郭爾保(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於一九五八年,在其博士學位論文〔十歲至十六歲青少年道德思考與選擇模式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Modes of Moral Thinking and Choice in the Years Ten to Sixteen)中所提出。此期特徵為具有一種朝向自律的道德原則的推進力;道德認知發展達到此期的人,顯著地努力界定道德價值與原則,這些道德價值和原則具有確實性與應用性,不同於持有這種原則的團體和個人的權威,也不同於個人自己對這些持有權威的人或...
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研究道德或倫理的起源、發展、原理及規範等,以達到人生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學問。
道德的可教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道德是可教的嗎?」這個問題,中西觀點略有差異。中國人從不懷疑道德的可教性或可傳授性,認為道德不但可以教導,而且理所當然應該實施道德教育,中國很早就注重「德」的培養,如〔尚書.皋陶謨〕提出「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等九德;〔尚書.洪範〕列舉「正直、剛克、柔克」三德;〔周禮.地官司徒第二〕以六德(知、仁、聖、義、忠、和)與六行(孝、友、睦、婣、任、恤)教化萬民;〔周禮.地官司徒下〕則指出師氏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與三行(孝行、友行、順行)教導王世子及公卿大夫的子弟們。孔子也教人「志於道、據於德」乃是據德以行道之意。而君子的人格典型即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